极限集邮网

标题: 《京杭大运河》片源及相关资料 [打印本页]

作者: flzhangxin    时间: 2009-8-11 16:40
标题: 《京杭大运河》片源及相关资料
本帖最后由 flzhangxin 于 2009-9-17 15:52 编辑

1。高邮镇国寺塔



2。扬州文峰塔



3。杭州拱辰桥




4.通县燃灯塔

5.山陕会馆和临清舍利塔






6淮安清江大闸和漕运总督衙门

7天后宫和望海楼


8盘门



                                        一.  高邮镇国寺塔

    镇国寺塔在高邮市西西门湾.又称西塔。始建于唐僧宗时,原为9层,清嘉庆十五年

(1810年)被大风损坏3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修为7层。1956年拓宽运河时,为保护

文物,在塔的四周直径100米以内填土筑堤保护,形成运河中的一个小岛。塔砖建为平面方

形。塔内7层砖百为十八式藻井,在交叉的本梁上立刹百木柱,直至塔刹。塔上为砖砌粉灰

色的四角切尖式塔顶,上置覆钵,再上是铜制葫芦刹顶。3—7层塔门两旁筑小佛龛。外形轮

廓大体保存唐代砖塔的风格。高塔耸立在小岛上,别具风味。
 
                       二.  扬州文峰塔  

    文峰寺位於扬州南郊古运河畔,始建於明朝万历十年(1582),由僧人镇存募化,知府虞德

晔建浮屠,邵御史题名“文峰塔”,寺亦名“文峰寺”。兵部尚书王世贞作记。清康熙七年

(1668)夏六月地震,塔尖坠地,第二年天都闵象南捐资修葺。咸丰三年寺毁于兵火,由万

寿寺住持寂山等募资复建。文峰塔七层八面,砖木结构,如孤峰耸诱,矗入云宵,足可镇江

淮之水,收吴楚之胜。唐鉴真大和尚第二,四,六次东渡,均由次入长江。清康熙、乾隆几

次南巡,都曾由此经过。
                       三. 淮安清江大闸

   清江大闸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淮安市区里运河上,历史上是京杭大运河的漕运

襟喉,是目前京杭大运河上仅存的维护得最好的一座古闸。闸下的里运河东西贯穿淮安市区

,闸上的若飞桥连接淮安市区的清河、清浦两区。
  清江大闸是由一座用黑麻石(玄武岩)长方条石和煮熟的糯米浆拌石灰做粘合剂砌成的

宽7米许的正闸和一座建造时间比正闸晚且闸身矮闸门略窄的越闸组成。正闸桥面原是可启

闭拉动的木桥,越闸是固定的木桥,现在均是钢筋水泥桥。正闸的前后均有闸塘,迎水的上

水闸塘小,出水的下水闸塘大。
               
                          四. 杭州拱辰桥

       拱宸桥位于拱墅区北端,东连台州路,西接桥弄街,是京杭大运河南端著名的桥梁

。它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桥梁总长98米,宽5.9米。桥身用条石错缝砌筑,上贯穿

长锁石,桥面呈柔和弧形,为三孔石拱桥。拱宸桥中的“宸”,意为帝王宫殿,高大的拱形

石桥,象征对帝王的相迎和敬意,桥由此而得名。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通州燃灯塔

    全名燃灯佛舍利宝塔,位于通州北城,大运河北端西畔。燃灯塔为砖木结构,密檐实心

,平面八角形13层,略有收分。原高48米,围44米,须弥座,双束腰,每面嵌精美砖雕,下

腰置二龙戏珠,上腰设三座壶门,内镶仙人,各角雕力士披甲顶盔。据县志载,此塔始建于

北周,唐、元、明诸代曾予以维修。康熙十八年(1679)地震,其身倾圮,发现一颗佛牙与数

百粒舍利,后重修,现在看到的燃灯塔大部分都是那个时候的。1976年唐山地震再次受损。

1985年9月重修,塔刹增高5米,添相轮二、圆光一、仰月一、宝珠四,添设避雷针,重修塔

顶莲花座及各层塔檐,补铸铜铃,现在是北京地区最高最大的塔。

                         六.  天津天后宫

   俗称娘娘宫,敕建于元泰定三年(1326年),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它是中国三大天后宫

之一,也是天津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宫内供奉的是传说中的“海神”-妈祖,相传其名为林

默,福建蒲田人氏,幼时即精通医理、熟谙水性、又能预知天气,被奉为海上渔民的保护神

。天后宫坐西朝东,面向海河,从东向西,建筑群体依次为戏楼、幡杆、山门、牌坊、前殿

、大殿、藏经阁、启圣祠、钟鼓楼、配殿和张仙阁等。其中大殿是天后宫的主体建筑,平面

呈倒“凸”字形,中间面阔3间,进深3间,属明代中晚期木结构建筑风格。天后宫历代都是

船工们的聚会之所,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天后诞辰日),这里都将举行堂会,会上有高跷

、法鼓、重阁等民间花会活动。
                           
                       七. 聊城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关古运河西岸,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陕会馆是

山西、陕西客商集资合建的一处神庙与会馆相结合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八年,历经四

年山门、正殿等主体工程竣工,其后逐年扩建,至嘉庆十四年方具有现在之规模。会馆东西

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面积3311平方米。保留至今的有山门、戏楼、夹楼、钟楼、鼓楼

、南北看楼、南北碑亭、关帝殿、财神殿、火神殿等160余间。馆内现存有历年重修大小碑

刻十九幢,石雕方檐柱三十根,浮雕、透雕的精密木质额枋四十二方,作为柱础的石雕狮子

、大象、麒麟等十二座,照壁、折壁人物、花鸟、山水等石刻画十二幅。上百个柱础上刻有

花草、鸟兽等装饰,尤其是木柱、石柱、匾额上所刻楹联、文字,正楷行书兼备,为书法家

所称颂

镇国寺塔1.jpg (17.43 KB, 下载次数: 62)

镇国寺塔1.jpg

作者: 易水寒    时间: 2009-8-11 16:42
图稿出来了?
作者: flzhangxin    时间: 2009-8-11 18:52
本帖最后由 flzhangxin 于 2009-8-13 11:59 编辑

据扬州网讯: (记者 周建冲)第三届运河名城博览会期间,将举行中国大运河邮票首发式。大运河邮票名为《京杭大运河》,包括特种邮票一套六枚和小型张一枚。
    9月26日,扬州将举办《京杭大运河》邮票首发活动。扬州市集邮公司乔妍经理介绍,《京杭大运河》最终决定了邮票上的景点,分别是,燃灯塔(北京)、天后宫(天津)、山陕会馆(山东)、清江闸(江苏淮安)、文峰塔(江苏扬州)、拱辰桥(浙江)以及镇国寺塔(江苏扬州)。镇国寺塔景点以小型张的形式,成为大运河套票的一部分。
以下为聊城山陕会馆,淮安清江闸,通州燃灯塔,天津天后宫照片。
淮安清江闸:

聊城山陕会馆:

天津天后宫: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9-8-11 19:08
本帖最后由 jiukou 于 2009-8-11 19:48 编辑



这个江苏人民版的“文峰塔”有两版,1987年是第一版,1990年是第二版(片加膜)
作者: 黄欣    时间: 2009-8-11 19:44
上月去了扬州文峰塔一次,破落无游人,但是有味道。
扬州老城保护的好。
作者: flzhangxin    时间: 2009-8-11 19:51
文峰塔正在装饰,迎接“第三届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暨市长论坛”召开。
作者: mis205    时间: 2009-8-11 20:06

北京通州燃灯塔    《京郊风光》
作者: 南剑    时间: 2009-8-11 20:22
3楼不是天津天后宫。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09-8-11 20:58
杭州拱宸桥,2006年12月出版,杭州源正广告公司制作。
燃灯塔(通县)  北京市郊区邮政局 1991年前出版发行

File0023.jpg (42.07 KB, 下载次数: 44)

File0023.jpg

File0014.jpg (37.54 KB, 下载次数: 65)

File0014.jpg

作者: 楚之材    时间: 2009-8-11 22:33
金卡二种。

IMG3086A.jpg (17.43 KB, 下载次数: 40)

IMG3086A.jpg

04运河.jpg (12.81 KB, 下载次数: 41)

04运河.jpg

作者: cyc    时间: 2009-8-11 22:34
楼主贴的照片是广州南沙天后宫
作者: xiezh    时间: 2009-8-11 22:48
http://www.chinamaxicard.com/bbs ... &extra=page%3D1

这里有一张燃灯塔

作者: 陈保芳    时间: 2009-8-12 09:57
好资料!但大运河苏州段竟然没一处景点入选,不能不说是遗憾!
作者: flzhangxin    时间: 2009-8-12 11:24
不服气的人多着呢!嘉兴也没有呵!
作者: 车迷    时间: 2009-8-12 11:30
标题: 天津天后宮清片

作者: flzhangxin    时间: 2009-8-12 11:34
"天后宫"好片!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09-8-12 16:13
杭州拱宸桥应该也有早期片,请拥有者上传让大家一睹为快吧。
作者: 车迷    时间: 2009-8-12 18:12
标题: 扬州文峰塔?

作者: 车迷    时间: 2009-8-12 18:14
标题: 杭州拱宸桥

作者: mis205    时间: 2009-8-12 18:53
车迷的早期片真不错啊!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09-8-12 20:49
1978年上海人美版《扬州》“宝塔湾工业区”,主景为文峰塔

File0024.jpg (60.75 KB, 下载次数: 44)

File0024.jpg

作者: 王飙    时间: 2009-8-12 21:32
7枚票(含小型张),3枚塔,又一套中国古塔邮票(2+1)。好事情。
作者: huaxi1950    时间: 2009-8-12 22:33
好题材啊,可惜没片。但愿极限会能有会制片。
作者: 车迷    时间: 2009-8-12 22:37
标题: 通州燃灯塔

作者: flzhangxin    时间: 2009-8-12 22:56
杭州拱辰桥

作者: 易先南    时间: 2009-8-13 13:42
杭州拱宸桥应该也有早期片,请拥有者上传让大家一睹为快吧。
时永良 发表于 2009-8-12 16:13


作者: 易先南    时间: 2009-8-13 13:46
本帖最后由 易先南 于 2009-8-13 19:43 编辑


请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8bc36f0100b38f.html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09-8-13 15:42
易友的拱宸桥老片又多又好!
作者: 南剑    时间: 2009-8-13 17:49
这是要上邮票的塔吗?
189773
易先南 发表于 2009-8-13 13:46

作者: 南剑    时间: 2009-8-13 17:53
这个是拱宸桥吗?

360.jpg (32.02 KB, 下载次数: 41)

360.jpg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9-8-13 17:58
应该是啊!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9-8-13 17:59
189773
易先南 发表于 2009-8-13 13:46


这个似乎不是!
作者: flzhangxin    时间: 2009-8-13 18:52
这个是拱宸桥吗?
南剑 发表于 2009-8-13 17:53

片上最后一个英文:"Kwangloo"是什么地方?不是"杭州"呵,可能不是宸拱桥.
作者: 易先南    时间: 2009-8-13 19:13
本帖最后由 易先南 于 2009-8-13 19:41 编辑
这个似乎不是!
jiukou 发表于 2009-8-13 17:59

外文是YANG-TCHEOU (Kiang-Sou)
请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8bc36f0100b38f.html
作者: 易先南    时间: 2009-8-13 19:15
这个是拱宸桥吗?
南剑 发表于 2009-8-13 17:53

拱宸桥的栏杆不是这样的.
作者: flzhangxin    时间: 2009-8-13 19:51
本帖最后由 flzhangxin 于 2009-8-13 20:00 编辑
外文是YANG-TCHEOU (Kiang-Sou)
请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8bc36f0100b38f.html
易先南 发表于 2009-8-13 19:13

片名:江苏扬州文峰塔
清咸丰时期在战火中被焚毁,民国初期又重建.
作者: 易先南    时间: 2009-8-13 19:51
片上最后一个英文:"Kwangloo"是什么地方?不是"杭州"呵,可能不是宸拱桥.
flzhangxin 发表于 2009-8-13 18:52

是否苏州光福?
作者: 易先南    时间: 2009-8-13 20:02

作者: flzhangxin    时间: 2009-8-13 20:11
是否苏州光福?
易先南 发表于 2009-8-13 19:51

是苏州光福镇的石桥,不知叫什么桥?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9-8-13 20:13
片名:江苏扬州文峰塔
清咸丰时期在战火中被焚毁,民国初期又重建.
flzhangxin 发表于 2009-8-13 19:51


这样的话,这个塔还是不制为好!
作者: 易先南    时间: 2009-8-13 20:19
40# jiukou


我也在犹豫中,包括拱宸桥片.留极限片还是留白片,想不好.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9-8-13 20:23
189773
请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8bc36f0100b38f.html
易先南 发表于 2009-8-13 13:46


这个别制了!还是留着片好!拱宸桥还是可以制的!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09-8-13 20:25
南剑的片很可能是光福的虎山桥。

20071025125956521.jpg (19.38 KB, 下载次数: 80)

20071025125956521.jpg

作者: 易先南    时间: 2009-8-13 20:27
42# jiukou
好的谢谢了
作者: 南剑    时间: 2009-8-13 21:03
谢谢各位。
作者: 惠友新东方    时间: 2009-8-16 08:35
这套邮票中,估计淮安清江大闸的票前可制明信片是微乎其微。不妨上传几张图片欣赏一下。





作者: zhu051    时间: 2009-8-16 18:28

看看这是不是“清江大闸”?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9-8-16 18:54
47楼的不是!
作者: 李德生    时间: 2009-8-16 19:16
本帖最后由 李德生 于 2009-8-17 09:55 编辑

山陕会馆
取自:八十年代山东省聊城地区邮电局发行《聊城风光》
作者: flzhangxin    时间: 2009-8-16 19:41
本帖最后由 flzhangxin 于 2009-8-16 19:44 编辑

我有一枚与此同图的,底片为“运河新貌“,上海人美。
从图上看,像是个船闸,但肯定不是“清江大闸”。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9-8-16 20:21

看看这是不是“清江大闸”?

190445
zhu051 发表于 2009-8-16 18:28


这是扬州境内的一个船闸!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09-8-16 20:29
[quote]我有一枚与此同图的,底片为“运河新貌“,上海人美。
从图上看,像是个船闸,但肯定不是“清江大闸”。
flzhangxin 发表于 2009-8-16 19:41

已经在江苏境内运河片中贴出,是1978年上海人民美术版《扬州》套片中的运河片,与淮安还差着好几百里啊
作者: 李德生    时间: 2009-8-17 06:25
本帖最后由 李德生 于 2009-8-17 09:56 编辑


山陕会馆
取自:八十年代山东省聊城地区邮电局发行《聊城风光》
作者: flzhangxin    时间: 2009-8-17 08:51
本帖最后由 flzhangxin 于 2009-8-17 11:57 编辑

1999年,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聊城风光》无资明信片,10枚.

作者: xiezh    时间: 2009-8-17 11:06
54楼的片是97年的,好像,回去看看。
作者: xiezh    时间: 2009-8-17 12:54

燃灯塔民国片

目前看起来,7枚票中,只有淮安清江闸可能没有票前自然片,不知道金卡有没有。
作者: xiezh    时间: 2009-8-17 13:00
189242

这个江苏人民版的“文峰塔”有两版,1987年是第一版,1990年是第二版(片加膜)
jiukou 发表于 2009-8-11 19:08


会长,据我手里的片看,好像是87版加膜、定价1.5元,90版不加膜,定价2.1元。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9-8-17 13:39
会长,据我手里的片看,好像是87版加膜、定价1.5元,90版不加膜,定价2.1元。
xiezh 发表于 2009-8-17 13:00


呵呵·~有可能我搞错了!谢谢指正!
作者: 尧玉邮屋    时间: 2009-8-17 19:25
高邮风光邮资明信片,高邮市邮政局承制2002年牡丹花加印片

作者: 昆明飞翼    时间: 2009-8-17 23:10




这套片有可制镇国寺塔的吗?
作者: xiezh    时间: 2009-8-17 23:32
封套有格式,可以制的
作者: 昆明飞翼    时间: 2009-8-17 23:42
哦,原来是封套啊,虽然有些遗憾,但是还是打算买几套制作玩玩吧,呵呵,感谢谢友指教。
作者: HJX    时间: 2009-8-18 08:19
补充一枚燃灯塔民国片

011402北京通州燃灯塔三四十年代民国邮政版.jpg (89.99 KB, 下载次数: 91)

011402北京通州燃灯塔三四十年代民国邮政版.jpg

作者: flzhangxin    时间: 2009-8-18 12:50
本帖最后由 flzhangxin 于 2009-8-19 09:18 编辑

山陕会馆

作者: 唐立青    时间: 2009-8-18 18:33
我这里也有一枚杭州的拱宸桥,凑个热闹吧!!!

作者: flzhangxin    时间: 2009-8-22 13:04
2008年企业金卡

作者: 陈保芳    时间: 2009-8-23 15:07
是苏州光福镇的石桥,不知叫什么桥?
flzhangxin 发表于 2009-8-13 20:11

大概是虎山桥吧!
作者: flzhangxin    时间: 2009-8-25 22:05

作者: flzhangxin    时间: 2009-8-28 13:30
本帖最后由 flzhangxin 于 2009-8-28 13:33 编辑

同66楼,换上清晰图:

作者: 李忠    时间: 2009-8-30 19:21
69# flzhangxin


又找到一种"山陕会馆"金卡(2008版):

调整大小 山陕1.jpg (21.38 KB, 下载次数: 67)

调整大小 山陕1.jpg

作者: 李忠    时间: 2009-8-30 19:24
本帖最后由 李忠 于 2009-9-2 16:56 编辑

68楼有运河的"山陕会馆",据最新统计,有2007.2008.2009三种版,图案相同,仅邮资图不同.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9-8-31 19:10
片源越来越多啊!
作者: 姜臻    时间: 2009-8-31 20:17
扬州如果出五亭桥就好了
作者: 石库门    时间: 2009-8-31 21:13
一厢情愿!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9-9-1 09:27
五亭桥留着下次出《亭桥》时再上邮票!
作者: flzhangxin    时间: 2009-9-1 14:21
本帖最后由 flzhangxin 于 2009-9-1 14:32 编辑



作者: djycfm    时间: 2009-9-1 20:59
194298
194299
flzhangxin 发表于 2009-9-1 14:21

下面一张是镇国寺塔吗?
作者: flzhangxin    时间: 2009-9-4 16:49

作者: bj007    时间: 2009-9-4 21:57
本帖最后由 bj007 于 2009-9-4 22:07 编辑







2008年 发行 全套10枚

淮安漕运总督部院

  古代运河的一项主要功能就是政府组织转运粮食,以满足国家正常的行政开支和皇室消费,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漕运。因此,大运河
在古代又被称为漕河。明朝政府将元代改造取直后的京杭大运河进一步疏通,通过构筑山东境内号称“水脊”的南旺分水工程,使京杭运河具有了真正意义上贯通南北的航运价值。此后,京杭大运河成为明清政府经济流通和政治统治赖以维系的交通生命线。为了确保这条生命线的畅通无阻,明清历代王朝几乎是不计成本地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给以保障。其中一个重要表现,便是对运河事务管理的渐趋规范和加强。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南北贯通,运河航道治理维护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比漕运本身更显重要且更加棘手。因此,明清政府改变了以前由水政部门管理或由漕运官员兼理河务的现状,专门设置了两套直属中央的京杭大运河地方管理机构——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

  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均于明代开始设置,有明一代称它们为总督漕运和总督(理)河道,后世又分别称其为总漕和总河,其中漕运总督设置较早。景泰二年(1451年),因漕运不继,明政府任命副都御使王竑总督漕运,驻扎淮安,标志着明廷设置漕运总督一职的开始。当时全称为“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其主要职能除督促涉漕各省经运河输送粮食至京师外,还有巡抚地方并兼管河道维护治理职能。成化七年(1471年)十月,鉴于河道淤塞,漕运时有受阻,需有专员统筹河务,朝廷便命刑部左侍郎王恕总理河道,驻扎山东济宁,专门主持运河与黄河的治理维护,这是明代中央设置治河专官的开始,也是京杭运河事务管理中漕运、河道分开署理的标志。不过,有明一代大部分时间里,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只是作为皇帝的代表外出督漕或治河,属临时差遣性质,并非固定官职。同时,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在职能上也时有分合,机构上则废置无定。

  清代对运河的管理进一步加强,漕运管理系统和河道治理系统职责上更加分明,制度上更加规范。顺治初年,清廷设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各一名,作为负责漕粮运输和河道治理的最高行政长官,正式将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纳入官制,二者官秩均为正二品,兼兵部尚书或都察院右都御史衔者为从一品,与其他八大地方总督地位平等。漕运总督以下之设官有巡漕御使、督粮道、管粮同知等,所辖军队称“漕标”。河道总督所属机构,乾隆以后定为道、厅、汛三级,分段管理。属官有河库道、河道、管河同知、通判等,所辖军队称为“河标”。但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衙门内均不设属官,只设书吏二十人,办理衙门内一应文牍事宜。

  清代漕运总督衙门仍驻淮安,管辖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八省漕政,具体负责漕运、检选运弁、漕船修造、查验回空、督催漕欠等事务。从漕粮收缴、起运,到漕船北上过淮、抵达通州,漕督都要亲自稽核督查,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重要情况均需随时向皇帝报告。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规定,粮船过淮后,总漕应随船北上,率所属员弁视察运道情况,调度全漕。粮船过津后,总漕即入京觐见述职,而后回淮办理下年之征收起运诸事。

  由于涉及运河的分段治理,清代河道总督的设职情况要比漕运总督复杂得多。顺治元年只设河道总督一人,掌管黄河、京杭大运河及永定河堤防、疏浚等事,治所在山东济宁。随着江南河工兴举日多、修守事务渐趋繁巨,康熙十六年(1677年),河道总督衙门不得不由济宁迁至江苏清江浦(淮安市)。这样一来,河南武陟、中牟一带堤工若有险情,驻扎淮安的河道总督往往鞭长莫及,清廷便于雍正二年(1724年)设立副总河一职,驻河南武陟,负责河南河务。雍正七年(1729年)改总河为总督江南河道提督军务(简称江南河道总督或南河总督),副总河为总督河南、山东河道提督军务(简称河东河道总督或东河总督),分别管理南北两大河段河道事务。遇有两处共涉之事,两位河督协商处置。雍正八年(1730年),清廷又设直隶河道水利总督,管辖海河水系各河及运河防治事务。至此,清代河道总督一分为三,而就河工任务及对漕运的影响来看,三总河中地位最关紧要的是南河总督。乾隆十四年(1749年),直隶河务渐趋正轨,北河总督一职遂被裁撤,其职能由直隶总督兼任。

  有清一代,黄河夺淮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泥沙淤积导致的河患频发,使运河治理面临死结性难题,特别是南河黄淮运交汇处的清口一带,河工任务特别艰巨。这一局面使漕运总督与河道总督的社会角色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一是清廷对河道总督的重视远胜明代,总河地位渐渐凌驾于总漕之上。明代总漕常常代理河务,总河一职时设时废,清代总河一职从未空而不设,而且总河代理总漕事务者很多,总漕兼理河务的现象却很少。二是总河面临的仕途危险性比总漕大得多。面对当时情况下难以根治的河患,河道总督(特别是南河总督)往往如履薄冰,突发的河患常常会给他们带来丢官获罪的仕宦结局。正如清末两广总督周馥在其《国朝河臣记》序中所言:“河益高,患愈亟,乃罚日益以重。嘉道以后河臣几难幸免,其甚者仅贷死而已。”

  “两督事虽异,一漕事本同。”乾隆帝这一诗句表明,漕运总督与河道总督虽事有专责,但共同目标都是为了保障漕运畅通,因此,双方必须做到分工不分家。但是,漕运总督与河道总督毕竟是两个独立的行政系统,双方具体任务有别,所关注的重点各异,而且面对的是同一条运河,在很多地方很多事务中往往会遇到权利重叠,产生利益冲突。因此,总漕与总河之间往往会矛盾重重,有时甚至闹得不可开交,以至朝廷不得不加以干预。像康熙年间的河督靳辅和漕督慕天颜,均为康熙所倚重的漕河干将,但二人分别站在河、漕二督的立场上相互攻讦,结果均被削官。

  随着黄河于咸丰五年(1855年)北移至山东境内夺大清河入海,京杭运河航道受阻,内河漕运意义不大,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江南河道总督在黄河改道后第三年(1858年)即被裁撤,东河总督和漕运总督也分别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和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被裁撤。
作者: junwuyou    时间: 2009-9-6 16:12
楼上第一个图是什么版本?
作者: flzhangxin    时间: 2009-9-6 21:42


作者: HJX    时间: 2009-9-7 07:54
介绍俩枚佳片

101901山东临清砖塔清代外国驻华机构发行.jpg (72.69 KB, 下载次数: 78)

101901山东临清砖塔清代外国驻华机构发行.jpg

011402北京玉峰山玉峰塔清代外国驻华机构发行.jpg (62.9 KB, 下载次数: 73)

011402北京玉峰山玉峰塔清代外国驻华机构发行.jpg

作者: 范莹    时间: 2009-9-7 11:51
高邮风光那套片好像只有封面才能制吧?
作者: 昆明飞翼    时间: 2009-9-7 12:11
是的,封套可以制作,但是这个封套塔景太小,白边又多,总感觉制作出来效果不好,我也还拿不定主意到底制不制这个版本的
作者: flzhangxin    时间: 2009-9-7 12:24
是的,封套可以制作,但是这个封套塔景太小,白边又多,总感觉制作出来效果不好,我也还拿不定主意到底制不制这个版本的
昆明飞翼 发表于 2009-9-7 12:11

做1-2枚吧,不做也不好.
偶觉得用型张做"苏州盘门"片反而比"镇国寺"好.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9-9-7 12:27
高邮风光那套片好像只有封面才能制吧?
范莹 发表于 2009-9-7 11:51


是的!建议制片时票贴在左上角,将《高邮风光》等字贴去,这样看起来比较舒服!

镇国寺塔还有以前的专印片,只是片上只有塔!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9-9-7 12:29
本帖最后由 jiukou 于 2009-9-7 20:04 编辑




燃灯塔还有一种是柬埔寨发行的明信片,图案与《京郊风光》完全相同,采用的是同一照片:
作者: 尧玉邮屋    时间: 2009-9-8 10:19
本帖最后由 尧玉邮屋 于 2009-9-8 10:20 编辑
是的!建议制片时票贴在左上角,将《高邮风光》等字贴去,这样看起来比较舒服!


jiukou 发表于 2009-9-7 12:27

割不断镇国寺塔情节!

作者: mis205    时间: 2009-9-8 18:20
关于发行《京杭大运河》特种邮票的通知

2009年9月26日发行《京杭大运河》特种邮票1套6枚,小型张1枚。详情如下:
志号:2009-23
 图 序         图 名       面 值
(6-1)T         燃灯塔        1.20元
(6-2)T         天后宫        1.20元
(6-3)T         山陕会馆      1.20元
(6-4)T         清江闸        1.20元
(6-5)T         文峰塔        1.20元
(6-6)T         拱宸桥        1.20元
   小型张         千里通波         6元  
邮票规格:38×50毫米
齿孔度数:13×13.5度
整张枚数:12枚
整张规格:248×180毫米
小型张邮票规格:90×50毫米
小型张外形规格:140×86毫米
小型张齿孔度数:13.5度
版    别:影写 集邮门户网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
          防伪油墨
          异形齿孔
          荧光喷码
设 计 者:阎炳武、李庆发
    责任编辑:佟立英
印 制 厂:北京邮票厂

中国集邮门户网报道
作者: flzhangxin    时间: 2009-9-8 19:33
如将小型张贴在"高邮风光"封套上,面积占了近二分之一,又成了"黄龙"第二!
作者: 车迷    时间: 2009-9-16 12:45
标题: 临清舍利塔



作者: kmzfasun    时间: 2009-9-16 17:51
啊!!!!
作者: flzhangxin    时间: 2009-9-17 15:49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