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8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石质建筑 — 象征与代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4 22: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法 国


     大文豪雨果曾说:“圣米歇尔山对法国如同大金字塔对埃及一样重要。而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没来过圣.米歇尔山就不算到过法国。为什么圣米歇尔山 (Le Mont-StMichel) 令人如此心驰神往?当然是由于除了其美丽的建筑和其悠久的历史, 还有那神秘的有节奏的潮涨与潮落,日出与日落, 红嘴鸥的鸣叫, 还有那长满草的细纱……人们喜爱圣米歇尔山, 却不能对其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岩石与海湾是连成一体的。这就是为什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们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

邮票: 1930-12(DIE 2)
邮戳:  1937-08-04  MANCHE-ST MICHEL






     位于巴黎戴高乐星形广场的中央,面对香榭丽舍大街,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为纪念奥斯特利茨战争的胜利而建立,1806年8月15日奠基,1836年7月29日落成。设计师是沙勒格兰CHALGRIN。为单一拱形门,高50米,宽45米,厚23米。门内墙壁上镌刻着曾跟随拿破仑征战的386位将军的名字。门上有描写历次重大战役的浮雕,主要的四幅是正面(面对香榭丽舍大街)的《出征》、《凯旋》与背面的《抵抗》、《和平》。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国捐躯的法国官兵,1920年11月11日在凯旋门下增设了无名烈士墓,墓上点着永不熄灭的天然气长明灯。在停战纪念日等重大节日,法国总统在此为阵亡的法国烈士敬献鲜花、默哀悼念。每年7月14日法国国庆节的阅兵队伍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广场的周围有12条放射形林荫大道,广场上几乎是车水马龙,游人可以登上凯旋门欣赏巴黎的美丽景色。
邮票:1931-08-29
邮戳:1938-09-10  PARIS
                                    
2#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22:40 | 只看该作者
英 国


     巨石阵是欧洲著名的史前时代文化神庙遗址,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约建于公元前4000~2000年(2008年3月至4月,英国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巨石阵的准确建造年代距今已经有4300年,即建于公元前2300年左右)。


   这个巨大的石建筑群位于一个空旷的原野上,占地大约11公顷,主要是由许多整块的蓝砂岩组成,每块约重50吨。巨石阵不仅在建筑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天文学上也同样有着重大的意义:它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另外,其中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因此,人们猜测,这很可能是远古人类为观测天象而建造的,可以算是天文台最早的雏形了。

  巨石阵的主体由几十块巨大的石柱组成,这些石柱排成几个完整的同心圆,巨石阵的外围是直径约90米的环形土沟与土岗,内侧紧挨着的是56个圆形坑,由于这一些坑是由英国考古学家约翰·奥布里发现的,因此又叫“奥布里”坑。在当地出现的第一块石头是位于圆圈“洞口”位置上的一块重约5吨的沙岩(又被称为“种石”)。在此石出现200年之后,若干石柱才从英格兰西部的威尔士运来,矗立在中央,并形成两个一大一小的圆周。考古学家称之为“巨石阵”的二期建筑。

  再后者,“种石”被挪走,“巨石阵”进入了建筑的第三阶段——人们运来了180块大沙岩,与原来的青石柱重新排列成圆形和马蹄形结构。事实上从现有的遗迹上,人们也可窥见“巨石阵”第三阶段的基本风貌。据估算,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建造“巨石阵”需要至少3000万小时的人工,相当于1万人工作整整1年。

  巨石阵最不可思议的是石阵中心的巨石,这些巨石最高的有8米,平均重量近30吨,然而人们惊奇的发现,有不少重达7吨的巨石是横架在两根竖着的石柱上的。

  英国索尔兹伯里是一座历史古城,距英国首都伦敦120多公里,在这座古城的附近有一个小村庄叫阿姆斯伯里,史前巨石阵就坐落在这里。


邮票:2005-04-21
邮戳:2005-04-21




     英国国会大厦是世界最大的哥德式建筑物之一,占地三万平方公尺。 矗立於泰唔士河畔,气势雄伟,外貌典雅。国会大厦内有一千间房间,自13世纪以来 此处便是英国国会开会之处,也同时兼为国王宫殿。但於1512年发生大火後,英皇爱德华六世在1547年把它拨给下议院,从此成为国会大厦。这里的西敏寺大厅(Westminster Hall)建於1097年,是唯一剩下来的旧建筑部分,分上议院(House of Lords)和下议院(House of Commons)。  西敏大厅侧有一座闻名中外的「大笨钟」(Big Ben)大笨钟每小时报时一次,钟声响起时远近可闻,且是十分准时,英国BCC电视台也是依据此钟报时。
       英国浪漫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坐落于伦敦,又称新威斯特敏斯特宫,以区别于1834年焚毁的旧宫。1836年,古典主义建筑师C.巴雷爵士受命设计,1840年动工,60年代在其儿子E.M.巴雷主持下完成。浪漫主义建筑师A.W.N.普金被任命为巴雷爵士的助手,负责把这幢建筑物装饰成哥特式风格。国会大厦的平面基本是古典主义的格栅式。在纵横两个轴线的交点上设八角形的中央大厅。其南侧是上院,北侧是下院。两院都有大量的附属房间,包括办公楼?p餐厅?p图书室?p休息室等,使用很方便。大厦的正面朝西,因照顾一些旧建筑物而不对称。东面濒临泰晤士河,长达267米,是古典主义式构图,对称而整齐,细节表现了垂直式哥特建筑风格的特点。北端的大钟塔高96米,南端的维多利亚塔高102米,两者的形式差别很大,强烈的对比造成了浪漫主义所追求的变化丰富的轮廓线。大厦全用灰色石块建造,采取传统的拱券结构方法。国会大厦是泰晤士河上风景线的重点建筑物之一。


邮票:2007-04-23
邮戳:2007-04-23
3#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22: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容乐 于 2009-3-4 22:51 编辑

墨西哥





     于墨西哥特奥蒂瓦坎亡灵大道东侧的太阳金字塔,约建于公元2世纪,是世界第三大金字塔,也是特奥蒂瓦坎最大的建筑。太阳金字塔的方形塔基规模为225米×222米,5层塔身共高63米。这座体积达100万立方米的庞大建筑,除雕刻着绚烂图案的火山石外壁外,整个主体以250万吨泥土和砂石堆砌。可惜的是,20世纪修复太阳金字塔时,建筑师莱奥波尔多·巴特雷斯在原有的4、5层之间加建了一层,并重修了金字塔的东、南、北三面外墙,一定程度上破环了太阳金字塔的最初面貌。
      太阳金字塔中包藏着众多至今难解的谜团。1971年,人们发现,由塔西一个洞穴进入塔内的地下通道的另一端,连接着太阳金字塔正中心的4间内室组成的巨大洞穴。除了内室中的镜子等工艺品和祭祀物外,还发现了金字塔内部用石雕水管组成的排水系统,其建造之复杂精巧,令人赞叹。而每年春秋分中午,太阳金字塔西面第1层总会出现一道逐渐明亮的的笔直阴影,光线变化时间一直为66.6秒。因此,有人将其称为永恒的时钟。

邮票:1923
邮戳:1934-06-06
4#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23:01 | 只看该作者
美  国





    美国国会的办公大楼,建在一处海拔为83英尺的高地上,故名国会山
  国会山也就是通常说的国会大厦,指作为美国国会办公机构的国会建筑,美国国会是美国联邦政府的立法机构。它坐落在华盛顿特区国会山的顶部,国家街的东端。尽管地理上并不在华盛顿特区的中心,但是还是由于它的特殊地位而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美国人把国会大厦看做是民有、民治、民享政权的最高象征。美国参、众两院构成的国会就在这里举行会议,通常被视为华盛顿的象征。1793年华盛顿亲自为大厦奠基,南北战争爆发后,有人提议停建该大厦,林肯总统却坚持要将高280英尺的大圆顶造好。现在,国会大厦的这个圆顶已经成为电视中美国政治新闻报道的最佳背景,圆顶内部是一个可容纳二三千人的金碧辉煌的大厅。
  国会大厦由建筑师威廉·桑顿设计、修建,1793年,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亲自为国会大厦奠基。1800年部分建筑开始投入使用。1814年,英、美第二次战争时,英国军队一度占领华盛顿,国会大厦被付之一炬。 重建国会大厦的工程始于1819年,完成于1861年。后来又不断进行修缮扩建,1950年才具备目前规模。
  国会大厦是华盛顿的中心点,同时又是华盛顿最美丽、最壮观的建筑,在华盛顿市内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国会大厦的雄姿。到美国的游客决不会错过国会山这一著名景点。从远处望去,国会大厦是一座巨柱环立的建筑物,中间是皇冠形的圆顶式大楼,这座白色大圆顶的政府大楼用白砂石和大理石建成,长751英尺,宽350英尺,顶尖离地面有135英尺。中心部分上面竖有一座高19.5英尺的青铜自由雕像,为华盛顿最引人注目的标志。国会大厦南侧为下院,北侧为上院。国会内天花板与墙壁上绘满了以建国史为题材的壁画。


邮票:1950-11-22
邮戳:1950-11-22



5#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23:08 | 只看该作者
希 腊
     

   古希腊著名建筑遗迹。因祭祀雅典娜巴台农为主神,故又称”雅典娜巴台农神庙”。位于希腊雅典卫城中山的山丘上。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当政期间,由建筑师伊克蒂诺斯﹑卡利卡蒂斯和雕刻师菲迪亚斯承建,公元前447年动工,公元前438年基本完成。同年,菲迪亚斯用黄金和象牙为庙制作的手持长矛和盾牌的高12米的雅典娜雕像落成。庙的外部装饰至公元前432年才完成。神庙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造,为雅典卫城建筑群中之杰作。
      神庙呈长方形,长69.50米,阔30.88米,高20米,有46根多立安式环列圆柱构成的柱廊。柱高约10.4米,底径约1.9米,柱身刻有20道竖向凹槽。庙内设前殿﹑正殿﹑后殿。山墙上雕有远古英雄的故事传说,腰线上刻着”女神雅典娜的诞生”﹑”雅典娜与波塞冬围绕阿蒂城土地所有权之争”﹑”拉比泰族与肯它罗斯族之战”及全长163米描绘雅典祭事活动等浮雕92幅,均极精美。整个建筑,构造雄伟匀称,壮丽挺拔,是古希腊全盛时期建筑与雕刻的主要代表作。5世纪神庙供奉的雅典娜雕像被东罗马皇帝搬走之后失踪,现仅存台座。神庙于6世纪改作基督教堂。1458年土耳其人占领后将其改作清真寺,并在西南角建了一座尖塔。1687年在土耳其与威尼斯的战争中,威尼斯海军炮火击中神庙内存放的弹药,使神庙遭受破坏。1801~1803年间,英人埃尔金勋爵将残存的雕刻大部分搬至英国,1816年由英国政府收购,藏于伦敦不列颠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和梵蒂冈博物馆也有部分收藏。希腊政府虽致力于修复,但已无法恢复旧貌。


邮票:2004-08-13
邮戳:2004-08-13
6#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23:23 | 只看该作者
圣马力诺





    罗卡古堡始建于 11 世纪,并于 1517 世纪间多次重建和加固;但其原始粗犷的外表,迄今犹存。堡垒修筑在悬崖上,形势险峻。呈五棱形,外围有两道城墙。内墙有 15 世纪后半期重建的羽堡和 16 世纪修建的钟楼。在靠近钟楼的高处,有一把石雕匕首,为 13 世纪初的艺术大师们留下的代表作。外墙顶上有城垛,拐角处有供防守用的平顶角楼,城门上方有巴洛克式共和国国徽。罗卡古堡内空地上放有若干门大炮,其中有意大利国王赠送的臼炮和加农炮以及几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用过的新式大炮。每逢节日和盛典,大炮齐鸣,震撼山谷。此外,这里还有几处用作监狱的岩洞。从罗卡古堡到第二堡垒切斯塔(又称弗拉塔,原意为“用树篱围起来的土地”),沿途风景优美,令人目不暇接。切斯塔位于蒂塔诺山最高点,山两侧悬崖陡立,崎岖嶙峋,如古建筑的断壁残垣,与古堡融合成一体。此堡亦呈五棱形,其上部为 16 世纪所增建。通往城堡的城门是 1596 年的重建物,门上悬有国徽。早在 67 世纪,这里曾有部分住宅和监狱,14 世纪时,是城防的重要据点,以后一度被废弃。原来由庄园主及其卫兵居住过的一些居室,现为“圣马力诺历代火器陈列馆”。第三堡垒蒙塔莱,也为五角形,狭窄而雅致,有“山上宫殿”之称。这个堡垒在历次反抗侵略战争中起过重要作用,遇有敌情,堡内即鸣钟报警;现在也常鸣钟,但那是为通知游客必须交纳通行税。15 世纪后,曾一度废弃不用,1819 世纪两度修复,最后经 1935 年的修复,使这座堡垒恢复旧观。堡内有牢房,称“深狱”,深达 8 ,只能从屋顶进出。圣马力诺的这 3 座古堡从 1320 年起就用城墙相连,自成一个体系,构成圣马力诺市的屏障。现城墙遗迹仍可辨认,成为圣马力诺的一大景观。


邮票:1928
邮戳:1938-04-09
7#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23: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容乐 于 2009-3-4 23:36 编辑

埃及





    胡夫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古代奴隶社会的方锥形帝王陵墓。世界八大建筑奇迹之一。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带最为集中。
  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开罗郊区吉萨的三座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底座每边长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1度,塔底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据说,10万人用了20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该金字塔内部的通道对外开放,该通道设计精巧,计算精密,令世人赞叹。

邮票:1888
邮戳:1912-11-08






      在拉美西斯二世神庙的左侧,有一座规模较小而格局相似的神庙,祭祀女神哈索尔。和拉美西斯二世神庙一样,与其说建造它是为了敬神,不如说是为了向法老的爱妻妮菲他利致敬。神庙的正立面是六尊石像,其中四尊为拉美西斯二世本人,另两尊为妮菲他利。两者的尺寸完全一致,这在王权至上的埃及是绝无仅有的,体现出法老对王后的挚爱,神殿的入口处还刻着“阳光为她而照耀”的铭文。可惜的是,神庙还没有建成王后就去世了。

     和拉美西斯二世神庙相同的是,神殿主体同样是一个布满壁画和雕刻的长方形大厅,不同的是这些壁画没有战争场面,人与神的交流是这里的主题,甚至有女神伊西斯和哈索尔握着王后的手款款而谈的情景。


邮票:1960-11-14
邮戳:1961-06-10  开罗(从未见过那个年代阿斯旺的邮戳)
8#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23:46 | 只看该作者
比利时





     

      比利时最高法院(The Court of Cassation)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法院所在的司法宫(The Palace of Justice)于1866年动工建造,1883年最后完工,耗时18年之久,是一座巴洛克风格的雄伟建筑。司法宫巍峨壮丽,其大厅之上的穹顶离地面有100米高,从布鲁塞尔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是比利时司法的象征。司法宫占地2.5公顷,内有近600个大型法庭、会议室及办公室。司法宫如此巨大的空间只是衬托出建筑的宏伟,而容纳不下法院的各个机构。
    司法宫由建筑师约瑟夫•波烈特(Joseph Poelaert)设计,1879年,在司法宫的主体结构完工之后,这位天才设计师发疯而死。
     司法宫的地点亦极其显著,其主入口前的大街直通王宫和议会,比利时宪法下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机构的地点互相毗邻,体现了三权分立的理念。最高法院占了司法宫大楼一层和二层的左半部分。在一层的长廊左侧,陈列着比利时最高法院著名法官的白色大理石半身塑像。法庭内的装饰古典华丽,法官的法台上摆着造型精美的台灯,法庭内的墙上挂着巨幅的著名法官的油画像,旁听席的位置则低于审判区。开庭时法台上的台灯和天花板上的吊灯同时打开,给人一种温馨和肃穆的感觉,司法宫的建筑风格与比利时人崇尚简洁、质朴的建筑的习惯并不一致,但却是比利时人民拥有为寻求正义的国民服务的独立司法机构的强烈愿望的明证。


邮票:1930-04-30
邮戳:1936-04-16
9#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23:55 | 只看该作者
柬埔寨






       一轮红日渐渐东升,刹那间柬埔寨王国的皇宫由黄色变得金红,站在皇宫的广场上,朝阳下的皇宫皇宫,白色的墙体,黄色的屋顶,显得格外的宁静和庄重,并带有几分优雅和豪华的气派。
皇宫也称四臂湾大王宫,因位于上湄公河、洞里萨河、下湄公河与巴萨河的交汇处而得名,是诺罗敦国王于1866-1870年建造的。王宫为长方形,长435米,宽402米,外有城墙。王宫的建筑具有高棉传统建筑风格和宗教色彩,宫殿均有尖塔,代表繁荣;殿身涂以黄、白两色,黄色代表佛教,白色代表婆罗门教。王宫最初为木结构,后改建为水泥结构,但保持了原来的风貌。
    皇宫位于金边皇城中,初到金边,不少人以为皇城就是皇宫。其实皇宫只是皇城的一部分,皇城中还包括皇家博物馆、皇家花园。瘏耶跋摩七世艺术博物馆和国家博物馆等建筑。
    当人们第一次看到座落在在洞里萨河畔的皇宫时,无不对其辉煌而折服!金边皇宫里包括金殿、银宫、舞乐殿、宝物殿等大小宫殿20多座。皇宫内宽阔的场地上,由绿茵的草地、粗壮的树木和座座的宫殿组成了一幅让动人的图画。
    皇宫的正门是一座大殿,但正门的大殿并不处于皇宫的中心,其它建筑也没有围绕着它而建,而是错落地散布其中,这与大多数国家的皇宫布局大为不同。正门只是在有重要国宾或国家有重大庆典时才打开。游客参观只能从正门南面100米处的一扇偏门进入,经过几处小花园后才能到达正门大殿。
    皇宫内的建筑多呈正方体,也有少数是八面体,基座都有台阶,屋顶也很高,倾斜向上升,屋前屋后由高粗的柱子支撑着。每座建筑都有一个多层的底座,而且还有环形的游廊,,处处体现着古高棉时期的建筑特点。但是,墙体的白色、黄色。粉刷的工艺,以至内部的装修风格,又带着法兰西的痕迹。这种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既保持传统,又融合新的文化因素的美妙结合,令人惊叹。
    皇宫内有很多价值连城的文物和珍宝,但在那动荡的战争时期,60%遭到了人为的破坏,至今破坏的痕迹还处处可见,令人感到十分痛惜。


邮票:1951-05-02
邮戳:1952-09-10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3-5 00:00 | 只看该作者
耶路萨冷






         世上最美丽的清真寺 —岩石圆顶寺
      岩石圆顶寺(又名岩石圆顶清真寺)是保存最完好、最为重要的伊斯兰早期建筑杰作。
    岩石圆顶寺的得名系译自阿拉伯语。穆斯林将这座清真寺称为“萨赫拉”清真寺,阿拉伯语中,“萨赫拉”意为“石头”、“岩石”,故名。该寺最早由马立克哈立发于公元688到691年建立。     
    岩石圆顶寺曾历尽磨难。公元1016年,圆顶寺第一次倒坍,但不久即得到修复。1033年,一场地震将其破坏,但很快又被修复起来。它所受到的最大磨难,还是在欧洲十字军东征时期。耶路撒冷被十字军攻克后,圆顶寺遭到洗劫并被改为一座教堂,欧洲骑士们称之为“上帝之庙”,用大理石盏住了穆斯林神圣的岩石,并在上面建了一座祭坛。公元1187年,萨拉丁率领的阿拉伯军队解放了这块地方,圆项寺重新回到穆斯林手中。该清真寺的最后一次彻底修茸是在1958到1964年之间。
   
    岩石圆顶寺有一个八角形的底座,底层外部由大理石建成,底座上部和支持圆顶的圆柱形墙壁上,饰以五颜六色的装饰物和苍古遒劲的《古兰经》经文,这些,全部用成千上万的上彩釉的陶块拼贴而成,显得华美无比。我们可以从这些枯燥的数据中,看出整个圆顶寺的宏伟气势:高177英尺,直径180英尺,每个角边长外部为67.6英尺,内部为63英尺,圆顶直径外部为78英尺,内部为66.6英尺,圆顶高12英尺。内部共计有4个门,分别是西门,北边的天堂门,南门和东边的链门。


邮票:1952-04-01
邮戳:1952-08-20
11#
发表于 2009-3-5 14:06 | 只看该作者
佩服啊!在“此”仔细欣赏,赛过展览馆匆匆一“览”~~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4-18 19:40 , Processed in 0.05782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