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4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宝华风物志—香港龙狮文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3-21 01: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雪巅苍狼 于 2021-3-22 03:45 编辑






  每逢中国传统节日庆典均可见龙腾狮舞的热闹场面,而这些传统在香港不同社区亦有其独特且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2021年2月23日,香港邮政以「龙狮文化」为题,发行邮票一套及小型张两枚,分别表现舞狮、舞貔貅、舞麒麟、舞龙及舞火龙五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加深市民对非遗项目的认识,让这些文化瑰宝承传下去。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以农为本,为配合节气变更与农事生活,各种节日或迎神喜典应运而生,在这些节庆中,人们为了所求生活平安祥宁,以神或瑞兽来驱鬼娱神,经年累月演变下来,渐渐成为一种具有娱乐性质的民俗文化。

  比如狮子,其威猛的形象,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比如貔貅,其招财进宝的传说,被赋予物质丰饶、财源广进的职能;比如麒麟,是传说中的仁兽,寓意吉祥平安,步步高升;比如龙,在神话中是呼风唤雨之神灵,代表着风调雨顺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舞狮




  舞狮,古时又称为“太平乐”。最基本的表演形式为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扮成狮子的样子,作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在中国民俗传统中,每逢喜庆节日或有重大活动,都喜欢敲锣打鼓,舞狮助庆,长盛不衰,历代相传。


  后来,舞狮文化亦跟随着华人移居海外而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社区,成为海外同胞认祖归宗的文化桥梁,其文化价值和影响十分深远。





  关于舞狮起源众说不一,整理起来大概有四种说法:

  远古起源说:舞狮源于“驱傩”。在远古时代,古人发明了“傩”。“驱傩”逐渐演变为现代的舞狮。傩狮舞除了在村寨中表演之外,更多是进入百姓人家,在驱除疫鬼的同时,又增加了送福、祈福任务。

  汉代起源说:史载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曾向汉朝进贡过一头金毛雄狮子。有关舞狮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乐志》,其中提到“象人”,照三国时魏国人孟康的解释,“象人”就是扮演鱼、虾、狮子的艺人。由此可见,至迟三国时已有舞狮子了。

  北魏起源说:舞狮作为表演艺术,成形于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时代。当时北部匈奴侵扰作乱,他们特制木雕石头,用金丝麻缝成狮身,派善舞者到魏进贡,意图舞狮时进行刺魏帝,幸被忠臣识破,使他们知难而退。后因魏帝喜爱舞狮,命令仿制,使之得以流传后世。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记述了当时洛阳长秋寺佛像出行时,有“辟邪狮子,引导其前”的话。

  唐代起源说:在碑记中有关于唐明皇游月殿的故事。唐明皇游月殿时,在阶前出现一只五彩缤纷、阔口大鼻的独角兽在阶前滚球,姿态威武。唐明皇醒后想要重睹这一现象,命近臣照他梦境中的瑞兽模仿出来,同时由乐部配以雄壮的锣鼓编舞娱宾。自此之后,舞狮便流入民间。唐《立部伎》中的《太平乐》也称《五方狮子舞》。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就有诗云:“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西凉伎》)。可见唐代已有狮子舞。




  舞狮文化分布广泛,几乎有汉人的地方,都有舞狮的传统。而由于中国南北区域文化差异较大,故舞狮也分为“南狮”和“北狮”,不论其民间传说、制作工艺或舞狮技艺等,均有明显的区别。

  本次香港邮票中的“舞狮”形象,即为南狮。

  南狮又称醒狮,以广东的醒狮最具代表性。狮子是由彩布条制作而成的,每头狮子一般由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在表演过程中,舞狮者要以各种招式来表现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阳刚之气。

  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民俗文化,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

  明代时期,醒狮出现在广东佛山。醒狮原名为瑞狮,意为吉祥如意。鸦片战争时期,战火蔓延到南方,因为“瑞”字发音与广东方言的“睡”谐音,具有民族忧患感的佛山人便将其改为“醒狮”,寓意“醒狮醒国魂,击鼓振精神”。从此,“有华人之处,必有醒狮”,这成为了扬民族之威、立中国之魂的重要仪式 。同时,狮头上扎有一只独角,威猛粗犷,讲究神似,鼓乐激昂,令人警醒 。




  关于南狮,有一个传说,以前山中曾出现一只狮子,经常跑出来为害民间,吃掉村庄内的村民。后来村民学会武功,格毙狮子后,村民又模仿狮子的形态而成为舞狮活动;亦有神话,传说是如来佛祖把狮子引走,因此南狮中常有“大头佛”引领狮子。亦有传说村民以纸扎狮子及锣鼓驱走年兽,演化成为舞狮。

  不管源于何种传说,最终都造就了南狮独具一格的特色。南狮造型威猛,舞动时注重马步,并靠两位舞狮者的动作来表现出威猛的狮子型态。

  南狮狮头以戏曲面谱作鉴,色彩艳丽,制造考究;眼帘、嘴均可活动。严格来说,南狮的狮头不太像是狮子头,有人甚至认为南狮较为接近年兽。南狮的狮头还有一只角,以前是用铁制作的,用以应付舞狮时经常出现的武斗。





  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上,南狮狮头又有“刘备”、“关羽”、“张飞”之分。这三种狮头,不单颜色,装饰不同,舞法亦根据三个古人的性格而异,同时出狮的功能性也有所区别。

  黄色为刘备狮,代表泽被苍生、仁义及皇家贵气,一般应用于大型的节日及规格较高的活动;

  红色为关公狮,代表忠义、胜利,而因关公在华人心目中又被认为是武财神,故关公狮又代表财富,常用于社团庆典及门市开业的庆祝活动;

  黑色为张飞狮,代表勇猛、霸气,故张飞狮一般情况下只有舞狮比赛或者踢馆挑战时才使用。

  除了刘备狮、关公狮和张飞狮外,还有黄忠狮、赵云狮和马超狮,颜色各不相同,造型也略有差异。这三者与关公狮、张飞狮又合称为“五虎将狮”,据业内人士介绍为近几年为适合市场流行而新推出的形象。





  南师的舞动造型很多,有:起势、常态、奋起、疑进、抓痒、迎寳、施礼、惊跃、审视、酣睡、出洞、发威、过山、上楼台等等;舞者透过不同的马步,配合狮头动作把各种造型抽象地表现出来。故此南狮讲究的是意在和神似。

  在表演方式中,南狮有出洞、上山、巡山会狮、采青、入洞等项目,其中“采青”最为常见。相传“采青”原来是有“反清复明”之意,现时一般是取其意头,有“生猛”,生意兴隆的象征。“采青”中的“青”用的是生菜,谐音(生财)。即把生菜及利是(红包)悬挂起来,狮在“青”前舞数回,表现犹豫,然后一跃而起,把青菜一口吃掉(谓之采青),再把生菜咬碎(谓之碎青),还要模仿狮子吃饱的表情神态,(谓之醉青)再把咬碎的青吐向大家致意(谓之遍地生财)。

  为了增加娱乐性,采青有时还会用上各种采青的方式(采天青、采地青、采水青等等)并配以各种特技动作,例如上肩(舞狮头者站在狮尾者肩上),叠罗汉,上杆(爬上竹杆),或者过梅花椿(经过高低不一长木椿)等等。

  舞南狮时会配以大锣、大鼓、大钹。狮的舞动要配合音乐的节奏。有时还会有一人扮作「大头佛」,手执葵扇引领。舞狮之前通常还会举行「点睛」仪式。仪式由主礼嘉宾进行,把朱砂涂在狮的眼睛及天庭上,象征给予灵气及生命。





  在舞狮技艺中,相对于北狮的注重写实,南狮更注重写意。在南狮表演中要体现狮子时而威武勇猛,雄壮威风,时而嬉戏欢乐,幽默诙谐。那么就要将喜、怒、醉、乐、猛、惊、疑、动、静、醒等神态表演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淋漓尽致。

  成功的表演往往让观众看到的不但是精湛的技艺和高超的难度,更重要的是让观众从中看出或悟到狮子在表演中的各种思维、各种动作的目的,把舞狮表演拟人化,赋予人的思想。让人们在观赏舞狮表演中时而紧张,时而惊奇、欢乐、陶醉,从而得到人生感悟和启迪,升华思想,得到美好的艺术享受。


舞貔貅





  在全国各地民间舞蹈中,舞狮舞龙常见,舞貔貅,倒是很少听说过。目前来说,国内较流行舞貔貅的,主要分布于两个地方,一个是广东广州增城,另一个是广东湛江吴川。

  邮票上所表现的,即是增城的舞貔貅。

  流行于增城的舞貔貅,是广州市里增城区客家人的传统舞蹈,主要分布在派潭、正果、荔城等镇乡,大约兴起于明末清初客家人大批迁入增城的年代,距今已近300年,现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增城的貔貅道具以泥巴和纸张为主要制作材料,造型相当独特:长长的身子,圆圆的脑袋,一副猴脸,但远看像猫头,有的头顶还有独角,故又称客家猫。此外,“客家猫”还有性别之分,如一只“大猫”和一只“小猫”同舞,则代表“猫妈”和“猫仔”;若只有一只“猫”出现,则是“猫公”。





  增城舞貔貅的情节,来源于一个当地的民间传说。

  相传古时,有一只貔貅精,经常出没,且能制造瘟疫,危害人间,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所幸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设计由沙和尚将貔貅引出山林,而后由孙悟空出手降服,并为山区客家人驱瘟逐灾。人们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将整个过程以舞蹈的形式流传了下来。





  增城貔貅舞中的角色有貔貅、大头佛造型的沙和尚及猴子造型的孙悟空。一般由五人表演,三人套上貔貅道具,以一人舞头,两人舞身和尾的方式扮演貔貅,另两人分别扮演孙悟空与沙和尚。

  在舞貔貅之前,通常会有一个称为“打四门”的仪式,由表演者朝拜四方土地神。表演时,先由一手拿蒲扇,一手拿一撮树叶的沙和尚逗貔貅入场开始,孙悟空也相继进场。貔貅就地表演一番跳跃、翻滚之后,便在锣、鼓、铙的伴奏下,与沙和尚、孙悟空按顺序表演拜山、出山、逗猴、采青、归山等情节动作。整个表演以嬉闹、游戏、谐趣为特点,呈现出人与兽和谐相处及热闹祥和的气氛。



 舞貔貅是增城客家人每逢喜事、年节以及门市开业、新房落城等重要日子都要举行的习俗表演。除了表达喜庆吉祥和祈求好运的意愿,还蕴含驱邪之意,有较丰富的民俗和文化价值。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貔貅制作和表演技艺的传承正面临断代失传的危险,亟需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2#
 楼主| 发表于 2021-3-21 17: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雪巅苍狼 于 2021-3-22 01:46 编辑

舞麒麟




  麒麟舞也称为“武”麒麟,是中国最早的拟兽类舞蹈,是现今稀有的、产生于春秋战国之前远古的中华民族图腾舞种,具有珍贵的民间舞蹈史研究价值。

  舞麒麟不同于舞狮,也异于舞龙,其造型为“龙头、鹿角、蛇身、 羊蹄、牛尾”,舞动时,一人舞麒麟头,一人舞麒麟尾,两人配合默契,以此把传说中麒麟 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动静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

  麒麟头背部的图案主要有龙凤、祥云、八卦图、红日、梅花等吉祥寓意题材。中国民间美术图案大都是“有图必意,有意必吉” ,而麒麟舞中的吉祥图案不仅反映了民众的信仰观 念,也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所以,逢年过节人们舞起麒麟, 以表达迎祥纳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

  如同舞狮,在中国多个地方,也各存在不同的麒麟舞传承,根据地域划分,同样分为南麒麟和北麒麟。邮票上表现的则是南麒麟,也称为客家麒麟。(注:客家麒麟还有一种独特的源于广东海丰的麒麟,有别于此,不在此列)



  客家麒麟广泛流行于广东省内各地,较有代表性的比如东莞樟木头麒麟、广州黄阁麒麟、深圳罗湖黎围麒麟、深圳龙华观澜及大船坑麒麟、深圳龙岗龙城及坂田麒麟、惠州小金口东江麒麟、香港西贡坑口麒麟等等。

  自客家人将麒麟舞带到广东东莞再开枝散叶到全省各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客家人视麒麟为吉祥物,在客家传说中凡麒麟踩过的地方,就会给那里的人们带来幸运,故有“麒麟吉祥”之说。

  客家舞麒麟源于一个“麒麟吐玉书,黄河清三日”的美丽传说。据传,孔子出生那一天,麒麟口含一本玉书,送至孔子床前。孔子得此玉书,勤思苦读,终成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之圣人,并设帐授徒,教化子民,使中华民族文化得以延续。而一向重视教育,崇尚文化的客家先辈便将麒麟作为布播文明的圣物而加以崇拜。



  客家麒麟,在制作工艺上最考究、最复杂、最重要的环节便是麒麟头。麒麟头的色彩以红色和绿色为主导色,白色为辅助色,黄色、金色、黑色为点缀色,采用中国传统装饰用色, 具有浓厚的民间装饰意味。

  麒麟头上雕刻龙、凤、八卦、祥云等约十多种民间传统图腾图案,具有极强的观赏性。传统的客家麒麟头的制作属于纸扎工艺,整只麒麟头用黄竹扎框,优质沙纸糊面, 然后再进行彩绘。形态线条大都用米浆沥线, 有的地方直接将线贴在表面。通过增加线条的高度,形成表面的凹凸关系,加强立体感,增强装饰效果。同时镶嵌银色圆形金属片,一方面是用这种材质形成照妖镜的物象联想,以达到辟邪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又通过不同材质的对比,增强了装饰意味。完成之后的麒麟头部形象憨态可掬,仁慈安详,形成一种古朴憨厚之美。



  客家舞麒麟在表演过程中所配有的乐器主要以唢呐、鼓、铜锣、铜钹和二胡伴奏,具有长江北部地区花会的风格,这一点与广东岭南音乐有所不同,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艺术文化。

  在舞麒麟开始之前要做好三项开张准备工作:采青、点睛和拜祖,进行隆重的开张仪式,仪式过后才可以开始舞麒麟活动。

  客家习俗中,每年大年初二(当地客家人俗称开年)至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舞麒麟活动的高潮期,各村及各家各户都会请麒麟队来拜年。人们在村里祠堂和各家各户门前摆放“三牲”(即猪、鸡、鱼)、水酒等祭品,燃放鞭炮、迎接麒麟的到来,寓意“迎春接福”,当地人亦谓之“拜家门”。拜完“家门”后,再燃放鞭炮,同时给麒麟一个“红包”,以示“利利是是”。此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

  麒麟队在拜完祠堂和“家门”后,来到早已选择好的禾堂(晒谷场)或空地,进行舞麒麟和武术表演,又谓之“打麒麟”。“打麒麟” 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舞麒麟表演为主,第二部分则以武术表演为主。



  麒麟舞分为头套和尾套,统称为麒麟套。其中头套包括:拜四方、转圈、舔脚、舔尾、打瞌睡;尾套包括:拜四方、滚翻、舔脚、采青、引青、探青、吃青、转圈、拜四方等。

  其中“吃青”之前的动作——“摆水”为最高技巧,师傅只用牙咬住麒麟“下巴梁”,整个麒麟头由牙齿固定,双手分别抓住麒麟被,单腿企立,昂首生威。这时主人家将“打赏钱”装在红包里和一扎生菜一起吊在丈把高的竹竿顶上,麒麟头师傅在锣鼓和呐喊声中,单脚立在“麒麟尾仔”腿上,腾空“咬住”红包和生菜,夺得赏钱,引起喝彩。

  第二部分则是武术表演,武术队一般由20人左右男性组成,队员身着传统武术比赛服,腰系红绸带,脚打绑腿。武术表演包括拳术、棍术、矛盾搏斗等。直到第二部分的结束,才算是完成了一整个麒麟舞的环节。

  整个过程具有原始和古老的特点, 带有诙谐和逗趣的意味,同时也透露出古朴的美感。它将南派特有的武术动作融入其间,又刚柔并济,套路完整,生活气息浓厚。即兴发挥、风趣幽默、谐趣横生是客家麒麟舞最大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舞麒麟和舞龙一样,观赏性强,场面壮观,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在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的研究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麒麟形象迄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最初是一种图腾、一种信仰,发展到哲学意义,又进入了文学领域,最终走向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成为了陶瓷、年画、剪纸、泥塑、刺绣、金玉饰、建筑、雕刻等艺术创作的素材。

  而随着麒麟文化发展,更突出地表现为麒麟舞。其融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杂技于一体,既具有美学的欣赏价值,又有文艺的、宗教的、 民俗的、历史的研究价值,因此得以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流传至今,这是祖先留给华夏子孙的一份宝贵的财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1-3-21 2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雪巅苍狼 于 2021-3-22 01:47 编辑

舞龙





  龙的形象源于中国古代的图腾,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同时龙乃中国四灵之首,海中神物。中国人对之敬而且畏。在人们的心目中,龙能行云布雨,是消灾降福的祥瑞灵物,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却也是狂涛骇浪的破坏者;它的力量,就连最凶猛的野兽也不能匹敌。

  因这敬畏之心,以农业为主的古人,用尽各种充满想象力的方式,来向龙神祈福,而舞龙这种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习俗,便由此而来。

  古人认为一年的水涝或大旱都与龙有关。于是在春天的祭祀,或干旱时,通过舞龙来祈求风调雨顺;到了二月,当插完秧,人们也要舞龙以驱虫害,俗称“龙抬头”;到了五月,南方发生“端午水”,即洪水,人们祭祀水中之龙,要划龙舟,驱赶逆龙。人们所以要舞龙,想以舞龙来祈求神龙,以保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渐渐地,舞龙成为了人们表达良好祝愿、祈求人寿年丰必有的形式,尤其是在喜庆的节日里,人们更是手舞长“龙”,宣泄着欢快的情绪。



  舞龙传统,历史悠久,在汉代已有了形式比较完整的关于舞龙的文字描述。据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记载,当时在四季的祈雨祭祀中,人们身穿各色彩衣,舞起各色大龙。春舞青龙,夏舞赤龙和黄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每条龙都有数丈长,每次5~9条龙同舞。

  而经过劳动人民近2000年的创造发展,民间的舞龙不仅有很高的技巧性,而且表演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

  舞龙的“龙”,通常都安置在当地的龙王庙中,舞龙之日,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将龙身从庙中请出来,接上龙头龙尾,举行点睛仪式。龙身用竹扎成圆龙状,节节相连,外面覆罩画有龙鳞的巨幅红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约莫有十数来丈长。龙前由一人持竿领前,竿顶竖一巨球,作为引导。舞时,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摇摆,龙首作抢球状,引起龙身游走飞动。

  舞龙活动在鞭炮声中正式开始,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鼓乐伴奏,通过人体的运动和姿势的变化,模仿巨龙或盘旋、或翻滚,用穿,腾,跃,翻,滚,戏,缠等组合动作和套路,充分展示龙的精,气,神,韵。



  时至今日,舞龙经过不断发展和改进,经常成为一种具有观赏性的竞赛运动。舞龙的动作千变万化,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子、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蜕皮等。十一节、十三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金龙追逐宝珠,飞腾跳跃,时而飞上云端,时而入海破浪。再配合龙珠及鼓乐衬托,成为一种集武术、鼓乐、戏曲与龙艺于一身的艺术样式。

  在民间习俗中,舞龙是个大节日,舞到任何一处都会受到招待。舞龙的队伍有时一天可以吃五六次酒宴,这叫“龙换酒”。等到舞龙完毕,就将首尾烧掉,龙身送回庙内。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纵观各地人民的舞龙表演,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常见的有火龙、草龙、毛龙、人龙、布龙、纸龙、花龙、筐龙、段龙、烛龙、醉龙、百叶龙、竹叶龙、荷花龙、板凳龙、扁担龙、滚地龙、七巧龙、大头龙、夜光龙、焰火龙等近百种之多。

  而从传统舞龙的大类来分,又分为南龙和北龙。

  其中如邮票表现的则为大南龙,又称游龙。广泛流传在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及东南亚一带,这种大南龙和国内其它地方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就像南狮(广东醒狮)一样,眼睛、嘴唇和龙角都喜欢用羊毛装饰,有时龙身上的龙鳞也是用短毛缝制,整个龙看上去毛绒绒的,让人的心里,对于这种充满神秘的神瑞灵兽,多了一种亲切可爱之感。



  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舞龙,表现的都是节日里喜庆的气氛,这不仅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更是华夏子孙对于龙的“执着、进取和百折不回”精神的一种借鉴与学习。

  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以及舞狮文化,已经遍及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东南亚,以至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21-3-22 01: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雪巅苍狼 于 2021-3-22 01:44 编辑

舞火龙





  大坑舞火龙是香港铜锣湾大坑村民为驱瘟祈福,每年定期举行的庆贺中秋节民俗活动的传统民俗活动。

  位于香港岛铜锣湾区的大坑,原是一客家渔村,村民以耕种及打鱼为生。相传光绪六年(1880)年,大坑发生风灾以致瘟疫,死人无数。有村民提议,便制作一条火龙,在中秋前后,即农历八月十四、十五、十六三个晚上,舞动着火龙绕村巡游,并燃放爆竹,希望能借神龙之力以驱除瘟疫。舞龙之后,瘟疫果然停止。自此以后,大坑每年中秋节前后三天都会进行舞火龙活动,以保合境平安,由此形成舞火龙习俗。近代人认为由于爆杖中所含的硫磺有杀菌功效,故舞火龙驱瘟疫之习俗仍有科学根据。



  大坑火龙的制作十分讲究。除龙头龙尾外,龙身全长220呎,分成32节用稻草扎成(现改用珍珠草);龙头由藤条屈曲为骨架;龙牙以锯齿的铁片造成;龙眼装上手电筒;舌头是漆红的木片。带引舞龙的珠球是个沙田柚。舞龙时,全条龙身都插上火红的长寿香,在夜间舞动,点点星火,十分可观,故称火龙。



  火龙活动在中秋节前后三个晚上举行。大坑的居民每年都扎做新的火龙,于农历八月十四晚上六时在供奉观音的大坑莲花宫内为火龙进行点睛开光仪式。

  再于安庶庇街插香后起龙,先到浣纱街对嘉宾作致敬礼,多数会打龙饼(喜结龙团),之后连续三晚,以顺时针方向进行游街(火龙会在大坑的街道上舞动),途径浣纱街、京街、新村街、铜锣湾道等巡游一周,游街完毕回到浣纱街拔香和重新插香,后会在浣纱街表演至10点左右。

整个仪式可分为“火龙过桥”、“火龙缠双柱”、“彩灯火龙结团圆”三部分。2010年、2011年,火龙更在中秋正日10时左右舞至邻近的维多利亚公园中秋彩灯会。

  八月十六晚上举行“游大运”仪式,火龙沿逆时针方向巡游社区一周,然后舞到海边,将之投入海中,称为“龙归天”。



  数十年来,大坑已变成为繁华闹市的一部分,舞火龙已成为大坑社区广大民众共享的中秋节庆仪式活动。

  大坑坊众福利会成立后,确立了传承人制度,让舞火龙的知识和技术得以有系统地传承,对于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增强社区认同感与凝聚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大坑舞火龙已由地区性活动成为全香港最具代表性的节庆活动之一,并于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9年6月,“中秋节——大坑舞火龙”获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大坑坊众福利会获得大坑舞火龙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1-13 06:39 , Processed in 0.06017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