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4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一篇有关梁平年画的博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9 2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znc-tourism.blog.sohu.com/2903146.html
梁平年画名气很大,知道她已经不是近一二十年间的事了。近来也还不时有介绍文章见诸报端。我们一行教授、学者受县政府的委托,为了摸底梁平县的旅游文化资源,揣着对梁平年画的好奇与倾慕,专程远赴梁平年画的主要产地——屏锦镇考察。可出人意料的是,走遍屏锦镇的上街下场,问遍全镇,居然买不到,甚至见不到一张当地生产的梁平屏锦年画!
梁平年画哪去了?梁平年画怎么啦
在镇干部的陪同下,我们细细寻访,终于找到了全镇仅存的两套年画木刻印版(其中第三套在前不久才卖给了外省人。仅存两套的拥有者也正愁卖不出手,换不成现钱!),并造访了掌握着梁平年画创作、制作技术,尚健在的三位年画老艺人。他们的年龄分别是72岁、83岁、92岁的!
梁平年画曾与绵竹年画、夹江年画并称为巴蜀三大年画,历史悠久,名声远传国内外。清代蓝选清竹枝词:“开披屏市诸先生,官绿榜黄色色新。更有驰名京省处,钩金水甲土门神。”(《高梁耆英集》下卷15页)梁平年画在当地称为“土门神”,明清时期就“驰名京省”,可见影响广远。民国初年,全县开业的年画作坊有“信立号”、“德和泰”“恒泰正”、“锟发号”等30多家。鼎盛时期期,年画产量已达数百万张,畅销邻近数省。每到腊月年前,四川、湖北、湖南、贵州的年画贩子,咸来梁平年画主要产地屏锦购画。从1923年起,常有国外来函定货,通过重庆、武汉、寄往欧洲、巴黎等地。新中国成立以来,梁平年画流传到河南、河北,还流传到日本等国,甚至远传国外华侨聚居的地方。
    据原梁平县文化局局长李向东介绍:梁平年画以百里竹海附近造纸业发达的屏锦、袁驿两大场镇为主要产地。用本地生产的竹料土纸——大元纸、二元纸与白胶泥制成粉笺纸,用优质梨木、柏木、杂木刻成线版,水印套色精刻。梁平年画的品种,有“水货”(水全、水半、水两),“托货”(托全、托半、托两、托四),清张、花笺四大类。内容除了各式各样的武将、天官、财神、灶神像外,还有“金玉满堂”、“年年发财”、“兵书宝剑”之类反映人们渴望幸福、富裕、吉祥、安泰的花笺、花纸;有以“世隆赠伞”、“独占花魁”、“耗子嫁女”等民间故事、历史戏曲为题材的“八美图”,即每一幅画里必有端装秀丽的妇女出现,这也是梁平年画艺人在选题上的一大特色。表现形式有正像、偏像、扬鞭、帅帽、帅旗、盾刀、八美图(扬八郎、四郎探母等)、藏伞、马儿门神等几十种。
梁平年画与其他年画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许多共同点。如内容喜庆吉祥,扶正压邪;构图均衡饱满,人物变形夸张,富有装饰性和趣味性。而在色彩、线条、构图和制作方法上,却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梁平年画的印版最少6个颜色,多至13色。颜料中有云母、朱砂、松香绿、胶矾、泥巴。色彩鲜艳,以大红、品绿、槐黄为主,厚重、沉实而不浮艳;以木刻版层层套印,面部略施手工彩绘,既非全木刻套印,也非全手绘。线条粗放简洁,刚劲有力。梁平年画重视眼睛表情,人物不分男女老少,都要在脸上腮部“开脸”,即涂上椭圆形或扫帚形桃红色,也为其它年画所罕见。
当地健在的三位年画老艺人中,92岁的徐典隆先生是创作、刻版、印制的全才。徐典隆,号阁尊,又号山刊,1909年5月生,县屏锦镇玉和村人。幼习书法,长楷书;兼习武强身,懂音律。一家三代从事手工艺品制作,传至典隆先生这一代,集祖宗先辈之大成,成了上下几辈人难得的天才。目前能够从事年画图稿创作、绘画的仅此一人!用老先生的话说,梁平年画所有的图样,范式,都在他的头脑中装着。涂国发,83岁,雕版艺人。刻制的印版门神、灶神、龙凤拐杖、山水、人物、飞禽走兽广为流传。曾到过河北石家庄、湖北无际县等地传艺。主刻家具花雕,年画木版花样有八宝花、张飞、丝花、剪花、兰草、胡进宝、胡进德等及月饼印盒。
梁平年画经历了近几十年各种政治运动的折腾,毁坏、烧掉、流失了几乎全部图样和木刻版,也曾被强制性的割裂了与消费市场的联系,招至了梁平年画的全面衰落。衰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错位。梁平年画过去是以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广大农村为主要购买市场。这个市场一但衰落(受现代彩色印刷的“新年画”冲击),“土门神”年画就失去生存的基础。手工制作的“土门神”一再贬值,曾经卖过5角钱一张,还不及新华书店卖的印刷年画的几分之一。行业失去了生存的经济基础,也失去了生存的魅力,当然也就没有年轻人愿意干这苦营生了。技术失传,人才无继;作品无存,印版流失。闻名中外,流传千年的宝贵文化遗产——梁平年画濒于消亡的边缘。
但是,关注着,念想着梁平年画的人也不少,她的价值仍被许多有识者所认识。八十年代,成都某文化馆馆长来梁平,研究年画整一年;四川美术学院画家、成都画家多人也先后多次来梁平考察年画。1995年底,梁平年画印版被选送北京中国美术管和四川美术学院展出。一年前,某外贸部门通知县里,要求组织100幅年画参加赴国际交易会展;前不久还有成都人受某香港人的委托,要求购买大批年画,要求是越陈旧的越好;终因无人生产而放弃。国际旅游市场却正好是需要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文化浓郁的、手工制作的旅游商品。重庆市又极其缺乏这样的旅游商品。所以,从旅游商品的角度开发梁平年画是有前途的。
    让我们稍感欣慰的是,对梁平年画的保护、发掘、开发,已经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相应的领导机构组建起来了,该项工作已经纳入政府的工作计划。县旅游部门和镇政府的同志向我们保证,一年之内,原汁原味的梁平年画将以崭新的面貌重现旅游市场。
2#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21:23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gucn.com/Info_KnowLedgeList_Show.asp?Id=17483
三峡民间美术的奇葩梁平年画 (上)
年画最早起源于门神画,自汉朝以前就已经有了。晋代的《荆楚岁时记》记载:“贴画猫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与此相关的还有神荼、郁垒缚鬼等传说。唐代以后,门神画普遍被秦叔宝、尉迟敬德的形象所取代。
  现在我们见到的最早的年画是南宋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一般称之为《四美图》,画的是王昭君、班姬、绿珠、赵飞燕四大美人。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刻版艺术的发展,年画艺术也越来越繁荣起来。由于年画这一形式的出现,使绘画越来越普遍地从书斋庙堂走向平民百姓之家。
  梁平木版年画据传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到清朝康熙、雍正时已相当发达,民国时达到鼎盛期,梁山屏锦铺(今梁平屏锦镇)发展到作坊百家、画种过千、家家雕木刻版、户户描绘丹青的程度。
  历 史 渊 源
  梁平年画是民间为庆贺年节而产生的特有绘画品种,是重庆地区一种典型的民间美术形式。
  梁平盛产竹子,以14万亩成片竹林而素有“百里竹海”称誉,曾是川东著名的竹纸生产地,又是中国竹帘的发源地。梁平屏锦镇于1536年最早出现印刷红纸的刷房。当时,刷房在红纸上墨印单色图案和神灵,以满足百姓婚丧嫁娶的需要,后来开始生产年画。清乾隆年间,年画业成立了行会,作坊主与工人都可以参加,名为“梅葛会”,由染纸、年画作坊主捐资修建梅葛庙。每年农历六月十六日办会,祭祀梅葛仙师,并讨论决定行会一切事务,选举总值、值年,协调行内一切事宜。
梁平年画曾盛极一时。据调查,当时在屏锦铺(今屏锦镇)的年画作坊有“信立号”“正兴号”“恒泰正”“凤祥云”“王幺门神”等。到民国初年,一王姓者把年画印刷业传到该县的袁坝驿(今梁平袁驿镇),其字号叫“锟发号”。由于年画手工业作坊林立,屏锦、袁驿两地逐渐形成了繁华的“刷房街”。众多的年画手工作坊,小者有艺人二三十人,大者四五十人不等。
梁平年画属于木刻水印年画,起源于何时,尚无确切文献可考证。清初《高梁耆英集》蓝选青所作《竹枝词》中,对梁平年画有如下描写:“闲披屏市诸先生,官禄榜黄色色新,更有驰名京省处,钩金水甲土门神。”这里所说“土门神”就是梁平年画,距今约有300年历史。
  综观全国各地生产的民间年画,可以明显地看到,湖南滩头年画在题材、构图、造型、色彩、工艺原料、工艺流程方面都与梁平年画一致。这种惊人的一致在全国是没有第二家的,可见二者源自一家。
  关于滩头年画来源于四川什么地方,1990年梁平县文化局美术干部李斌一行二人走访了湖南的滩头年画老艺人,都说来自四川“梅县”。理由是现在印刷的红纸叫梅红纸,是从“梅县”来的;又叫四红纸,也就是纪念从四川传来的缘故。
  其实,这中间有一个误会,四川根本就没有“梅县”。在封建社会里,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会组织,以本行业的历史人物或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作为尊崇偶像。染帮行会为梅葛会(亦称梅葛二仙会)。梅仙为传说中绘制彩锦的神人,葛仙即葛洪(284~364年),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丹阳句容人,对化学、医学研究有贡献。年画是在染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作坊既印年画又染纸,刷五色纸。因此,都供奉梅葛仙师。滩头也成立了梅葛会,有严格的组织形式,选举会长,如李楚魁等,每年召开梅葛会进行祭祖等活动。梁平年画作坊所建梅葛会,活动如滩头一样,可以断定滩头老艺人们所说的“梅县”不是县名,是梅葛会的误传。当李斌一行把随身携带的梁平传统年画照片交他们看时,他们都认为滩头年画是从梁平传过来的。邵阳市竹艺厂高级工程师粟干国老先生在《邵阳文史》第12期《邵阳的工艺美术》中写道:“滩头年画是在仿制外地年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为本地没有能够制作画稿的画工,画稿及印刷技艺都来自四川。”在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召开的滩头年画座谈会开幕式上,湖南省美协主席黄铁山先生看了梁平年画的照片后说:“过去我们只知道滩头年画来源于四川,现在明确了是来源于四川的梁平,而不是绵竹、夹江,因为风格不同。”
3#
发表于 2010-2-9 21:53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好。
4#
发表于 2010-2-10 09:32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好。
wzl 发表于 2010-2-9 21:53

领导说:老邓是个好同志
5#
发表于 2010-2-10 11:11 | 只看该作者
这位先生整得不错,挖的很深啊。值得表扬。
6#
发表于 2010-2-10 15:37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资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1-26 21:16 , Processed in 0.05486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