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3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百年传承 厦大精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4-18 04: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雪巅苍狼 于 2021-4-18 04:56 编辑



  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
  谁欤操钥发其藏?
  鹭江深且长,致吾知于无央,
  吁嗟乎,南方之强!

  自强,自强,人生何茫茫!
  谁欤普渡驾慈航?
  鹭江深且长,充吾爱于无疆。
  吁嗟乎,南方之强!

  这首建校之初由时任教务长郑贞文作词、时任清华大学教授赵元任谱曲创作的慷慨激昂的歌曲,便是厦门大学的校歌,歌词不足百字,却将校训与治学精神深深地凝练其中。至今,被莘莘学子们传唱了整整一百年。


  一百年前的中国,风雨飘摇,国势危如累卵。而就在一百年前的今天,这所位于东南沿海的大学,被誉为“南下之北大”、“南方之强”的高等学府——厦门大学,在历尽各种艰辛之后,终于宣告成立。






校主陈嘉庚的爱国精神





  陈嘉庚,原名陈甲庚,1874年10月21日出生于福建省同安县一个偏僻的山村,也就是今天的厦门市集美镇,自幼家境贫寒,为谋生路,17岁就漂洋过海,随父经商,由于他善于经营,实业不断发展,很快成为南洋有名的富商。

  陈嘉庚身居异邦,却时刻惦记着家乡。面对着当时的饱受列强欺凌迫害的中国,军阀混战千疮百孔的社会,贫困愚昧目不识丁的百姓,有心拯救,却无力回天,令他痛彻心扉。他意识到,“国家之富强,在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乎教育”。

  自1913年开始,陈嘉庚将内心的想法付诸于行动,先后创办了小学、中学、师范和水产等各类专科学校,还在闽南各地和新加坡创办了多所中小学,从小开始,培养人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之后,又在厦门创办了集美学校,其规模之宏伟、师生人数为全国之首。

  而心怀壮志的陈嘉庚并不满足于此,他知道,以目前所做的一切,远远不够。只有兴办大学,才能培养社会所急需的高等人才,而只有这些人才,才能拯救这个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时,他萌发了一个念头:必须在家乡办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踏着五四运动的浪潮,1919年5月,陈嘉庚回到故乡倡办厦门大学,亲自考察并勘察地点,选定了郑成功演武场遗址附近作为校址。

  厦门大学创办初期,教育界的大人物、北大校长蔡元培曾一度反对。蔡元培认为“厦大不宜速办”,原因是存在经费不能持续、教师欠缺等问题。




  1919年7月13日,在筹办厦门大学的演讲中,陈嘉庚慷慨陈词:“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着,惟此方形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耳。”他说,“且财自我辛苦得来,亦当由我慷慨捐出”,并当场认捐100万元洋银作为大学筹办费用,另有经常费用300万元洋银,分12年付完,总捐资为400万元洋银。而在当年,陈嘉庚全部资产也就这个数字。

  1920年10月,陈嘉庚前往上海,邀请知名人士蔡元培、黄炎培等十人举行筹备员会议,共商兴学计划。接着,陈嘉庚向省政府提出土地申请,遭到福建军阀李厚军的多次索贿,陈嘉庚不畏不惧,利用媒体揭露李的贪污腐败本质,使李无条件地批复了厦门大学建校用地。


  1921年初,厦大先设师范,内分文理科、商学两部,聘定教职员,招收学生百余名。    


  19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在集美学村的集美中学举行开校仪式。此时,离大学第一栋楼房——群贤楼的奠基还有一个月时间,但陈嘉庚等不及了,他在开校大会上斩钉截铁地说:“当此风雨飘摇之际,国势岌岌可危之时,办厦门大学,又岂能久待。”

  厦大开校仪式当天,共有三千多人参加。为使厦大的创办在海内外产生影响,陈嘉庚将开校式组织得十分隆重,他以个人名义柬请了厦门官绅商学各界前来与会,并备小轮接送。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及其夫人也参加了仪式并演讲。杜威对陈嘉庚先生创办厦大表示了由衷的敬佩,他在开校仪式上说:“到会诸君,须景仰陈君......中国人人能效陈君之公,则救国何难之有。”

  由于开学时校舍尚未兴建,厦大暂借集美校舍办学。开学后,陈嘉庚就抓紧兴建校舍的工作,无论寒暑,都到演武场指导施工。




  1921年5月9日,厦大群贤楼群奠基开工。之所以选择这个日子作为厦大的奠基日,缘于1915年5月9日,袁世凯政府承认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日运动,此后人们将5月9日确定为国耻纪念日。

  陈嘉庚将厦大奠基日选在此日期的动因,是为了告诫厦大学子不忘国耻,为振兴祖国发奋图强。

  1922年2月,第一批校舍(同安、集美、群贤楼)建成,有人建议用陈嘉庚的名字命名其中的主楼,陈嘉庚却极力反对,说命名不应含有私意;再有人建议用陈嘉庚的弟弟、“二校主”陈敬贤的名字命名,陈嘉庚也不同意。后来主楼定名为“群贤楼”,取“群贤毕至”之意。



  厦大成立后,后续还需要大量的办学资金的支持,而这一切经费几乎全部由陈嘉庚独立承担。从1926年起,陈嘉庚所经营的企业江河日下。尽管困难重重,陈嘉庚还是竭尽全力支持厦大,兴建了大批校舍,添置了许多图书和仪器设备,医药、工学、新闻、法学等学科陆续增设,并高薪聘请了不少著名的教授。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到1930年时,已扩展到文、理、法、商、教育五个学院,17个系,当时人称“北有南开,南有厦大”。

  陈嘉庚的赤诚之心以及厦大规模不断的扩大,感动了当时中国大批有识之士,他们相信,这所学校,将来必定会成为影响中国的大学之一。

  1928年3月21日,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发布了131号训令:“私立厦门大学应即准予立案,除令行福建教育厅遵照外,合行令仰该校长即便遵照。”值此,厦门大学获得了国民政府批准的合法办大学的资格。



  1929年,在世界经济危机及帝国主义倾销的双重打击下,陈嘉庚企业亏损不下百余万元。1932年,外国某垄断集团提出以停止维持两校为条件,可以把他的企业作为附庸公司加以“照顾”,他断然拒绝,说“企业可以收盘,学校绝不能停办!”这时的陈嘉庚只好采取向华侨募捐、变卖校业及自己公司股本以及借债等方法筹集经费支持厦大,这便是“出卖大厦、维持厦大”的典故。

  1937年春,由于办学条件愈加困难,实在无法再独立维持厦大办学,陈嘉庚致信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和福建省政府,提出自愿无条件将厦大无偿捐献给政府,改为国立大学。




  解放后,陈嘉庚仍然十分关心厦大的建设和发展。他信任国家的政策和学校的决断,从不干涉行政,一心只考虑建设校舍的问题。从1951年到1954年,由他经手筹措经费、设计、监督建成的校舍,就达二十四幢之多,相当于解放前全校建筑面积的一倍。其中包括著名的建南大会堂,图书馆成智楼,生物馆成义楼,物理馆南安楼,化学馆南光楼等教学楼;国光、芙蓉、丰庭三栋宿舍,以及大型海水游泳池,十万平方米的大操场上弦场及室内运动场等。



  为了建设这些校舍,八十高龄的陈嘉庚不辞劳苦,手拄拐杖,亲自到厦大工地督工,对图纸设计、备料用料、施工计划、工程进度与质量、经费开支、工人生活情况等,事无巨细,都一一细加查询。数年间,他从集美乘坐班轮到厦大巡视,每周一次,每次三小时以上,即使遇到敌机突袭或刮风下雨,也从不间断。



  陈嘉庚终其一生在投资办学方面,不惜一切代价,直至临终时,他仍嘱咐子女把所有的300多万元遗产全部献给国家。曾有人以1981年人民币与黄金的比率计算,陈嘉庚一生用来办学的捐款达一亿美金以上,然而他却一生俭朴,自奉菲薄,居旧室,自定伙食标准不超过5角。他的座右铭是:应该用的钱,一分也不吝惜,不该用的钱,一分也不花。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病逝于北京,享年87岁,国家给予他国葬的哀荣。“陈嘉庚先生治丧委员会”由周恩来担任主任委员,丧仪极为隆重。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亲自执绋,廖承志在追悼会上致词。8月15日首都各界举行公祭,公祭结束后,灵柩运回厦门集美,安葬于"鳌园"之中。



  群贤楼前,陈嘉庚的塑像就静默在棕榈树旁,无时不刻不在注视着这所他倾注了毕生心血的学校。

  群贤楼下的奠基石里,装藏的不是传统的金银珠宝,而是百年前陈嘉庚在筹办厦大时的那篇演讲稿:

  “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唯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人心耳。”

  “民心不死,国脉尚存,以四万万之民族,决无甘居人下之理。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如精卫之填海,愚公之移山,终有贯彻目的之日。”

  至今犹如响彻于耳,震聋发聩。

  对于厦大人来说,陈嘉庚的故事已如此熟悉,然却无数次都感动。

  只因陈嘉庚精神已融入厦大血脉,绵延不绝。




2#
 楼主| 发表于 2021-4-18 04:40 | 只看该作者
教授鲁迅的斗争精神




  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兴起学潮,鲁迅和一些学生一样,被列入黑名单,鲁迅在亲友和学生们的敦劝下离家避难。

  另一方面,北京大学因为经费困难,开始拖欠教员工资,在厦门大学高薪的诱惑下,北大的一批在编教授纷纷南下厦门。7月28日,鲁迅也收到厦门大学寄来的薪水和车旅费共500大洋,抵挡不住月薪400大洋的诱惑,抱着“换一个地方生活”的想法,他接受了厦门大学林语堂的邀请。

  就这样,鲁迅与顾颉刚、沈兼士、孙伏园等20多名著名学者来到厦门,这就等于“半个北大”来到了厦大。

  来厦门前,鲁迅曾经考虑过多次,绝不能把教书当成终生的职业,他把教书看成是短期的“休整”,并为以后的生活积聚一点必需的钱。他与许广平上海分手时相约:准备在厦门住两年,彼此再见面。

  鲁迅在厦门大学开设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小说史课,还兼任国学院的研究教授。鲁迅每次上课,钟声刚响,教室里早就坐满了人,后到的学生只能凭窗倚墙站着听讲。不仅文科的学生来听课,法科、理科、商科的学生也来听课,厦门大学不少年轻的教员也到场听课,还有很多校外的记者、编辑也闻风而至,场面十分壮观。

  鲁迅在厦大讲的中国小说史课,在校内外也同样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据当时的学生俞荻回忆:“鲁迅讲学,并不像一般‘名教授’那样,只干巴巴地一句一句地读讲义,枯燥无味地下定义。他的讲话也和他的作品那样地丰富多彩。他讲到某时代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的时候,善于引证适当的、丰富的资料来详尽地加以分析,雄辩地加以批判,说明什么应当吸取,什么应当摒弃。听他讲学,好像小学生听老师讲有趣的故事那样,唯恐时间过得太快!”

  学生们不满足于只听鲁迅讲课,他们把鲁迅看成引路的导师,许多厦门本地的学生,有时星期天都不回家,留在学校里陪鲁迅,鲁迅倘若上街,他们便随同去当厦门闽南话的翻译。鲁迅的宿舍里,经常有学生来请教各种各样的问题,传出鲁迅与青年们亲切交谈的话语和爽朗的笑声。在鲁迅的支持和帮助下,学生先后成立了“泱泱社”和 “鼓浪社”两个文艺团体,筹办《波艇》月刊和《鼓浪》周刊。



  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天生就是一位斗士,敢爱敢恨。对于学生,他视如己出,愿作一头孺子牛;而对于他所厌恶的人和事,他也会在第一时间指正出来,即使以针尖对麦芒的方式,也在所不惜。

  当时厦门大学校长是医学家林文庆。1925年是陈嘉庚的事业进入鼎盛的时期,由于资金充裕,林文庆主持下的厦门大学取得了很快的发展。但林文庆是个尊孔派,他开口不离孔子,并把《大学》中的“止于至善”当做校训,以“人人为仁人君子”作为培养学生的宗旨。他热衷于倡导国学,建立了国学院。

1926年10月10日,厦门大学国学院正式成立,林文庆兼任国学院院长,沈兼士任研究院主任,林语堂出任总秘书,工作由沈兼士具体负责。林文庆校长有两个特点:一是以孔教为办学的“纲”,提倡复古、尊孔,让学生背古书,弄古文;二是以“金钱万能”为办学方针。

  最让鲁迅反感的是每逢星期四上午的纪念周会,教授们个个衣冠楚楚地对林文庆点头作揖,“唯校长的喜怒是伺”。按惯例先是校长的开场白,接着就是教授们的《论孔教的真义》、《孔子何以是圣人而不是神人》之类的演说,因为学生们早已经听厌了这种老调子,所以会场里冷冷清清。为了借重鲁迅的声望来装饰门面,林文庆特地邀请鲁迅在周会上演说。

  1926年10月14日,鲁迅在周会上作了《少读中国书,做好事之徒》的演讲,提出青年学生要救国,并不在读中国书,而是要勇于做改革社会的“好事之徒”。鲁迅的演讲让主持演讲的林文庆瞠目结舌,不知所措,从此鲁迅与林文庆的矛盾进入公开化。

  一次,一位大银行家来到厦门。林文庆为了攀附银行家,设宴招待,并邀请鲁迅等知名教授作陪。鲁迅接到赴宴通知单后,随手在上面签了个“知”字,但根本未去赴宴。

  第二天,林文庆问鲁迅:“你签了字,怎么又没去呢?”鲁迅说:“我是没打算去的。我签个‘知’字,是不去可知矣。”林文庆又说:“北京大学的同仁都去了,还照相、题诗了呢?”鲁迅不以为然地答道:“我固然也是北大同仁之一,也并非不知银行可以发财,但我对‘毛钱换铜子,铜子换大洋’的学说,实在没兴趣。”又说:“我看了许多人,捧名人是为了挤入名人行列,正如拍马是为了上马,这是祖传的章法。而我对于名声、地位,什么都不需要了。”林文庆听后无言以对,只好悻悻而去。

  当然,这只是鲁迅与林文庆之间矛盾的其中两点而已,随着两人矛盾的激化,愈演愈烈,再加上以鲁迅的性格,也被很多同仁甚至一同南下的北大同事们视为“刺头”,导致鲁迅在厦大期间,左右碰壁,甚是难受。

  厦大是靠理科起家的,经费、校舍资源等各项政策都向理科倾斜,国学院兴起后,分去近一半的研究经费,其造成的财政压力让厦大教务长兼理科部主任刘树杞等人难以忍受。于是,刘树杞就利用自己掌管财政之便,借题向鲁迅发难,几次逼鲁迅搬家,最后一次,居然让鲁迅搬到了厦大的地下室居住。鲁迅的屋子里原来有两个灯泡,刘树杞说要节约电费,非得让人摘下一个不行,这件事情把鲁迅气得够呛。

  鲁迅忍无可忍,终于决定离开厦大,他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说:“我是不与此辈共事的。”还说,“我本想做点事,现在看来,恐怕是不行的,能否到一年,也很难说。”

  厦大的学生听说鲁迅被赶走了,发起了学潮,强烈要求驱逐刘树杞。校长林文庆只得设宴挽留鲁迅,并给予刘树杞处分,以平息事端。

  在厦大生涯中最困难的关头,厦大的学子们,都站在鲁迅一边,给了鲁迅莫大的欣慰与鼓励。但此时,鲁迅也已意识到,他与校长势力的矛盾,已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



  1927年1月15日午后,鲁迅在许多教师、学生的陪伴下登上了一艘小船,离开了厦门大学。

  百年之后,物是人非。当年的是非恩怨,也早已没入历史的尘埃。如今的我们,无法从单一的角度去主观评价谁对谁错。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工作职责,不同的理念,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分歧。

  站在教授的角度上,鲁迅只希望教授就是纯粹的教授,不应与其它官场势利的东西混杂在一起;而作为一校之长,林文庆担任的是行政职务,除了管理,还要尽其所能向社会各界募捐,以维持学校的各项费用的运营,毕竟学校的开支就如无底洞一般。事实上,被誉为“海峡华人三杰”之一的林文庆,其成就是世人共睹的,而且他对于厦大的发展,也作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甚至在他临终前,立下遗嘱,将全部身家的五分之三和鼓浪屿的别墅,以及他担任鼓浪屿医院院长时所有的收入全部捐献给了厦大。

  所以,纯粹以“金钱观”来衡量孰是孰非,都是不客观的,因为不管鲁迅也好,林文庆也罢,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大学的发展,都是为了学生的培养,都是为了国家的振兴。

  鲁迅在厦大时间虽然只待了短短的几个月,却留存丰厚:完成了好几部书的编辑、校订工作,讲授和编写了《中国文学史》和《汉文学史纲》,创作故事新编《铸剑》、《奔月》,写下了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等,共约17万字,还作了五次演讲。

  而其实,对于当年的厦大学子们来说,鲁迅留给他们的,远远不止这些创作,更重要的是一把“剑”,一把斗士之剑,一种斗士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发了学生们自由的意志,以及对落后的学术和对“权威”的抗争精神,从而使这所大学的基因里,更具活力和生机。

  如今的厦大校园,大师的身影无所不在:鲁迅当年在厦大居住的集美楼,被辟为鲁迅纪念馆,还有鲁迅的花岗岩塑像、鲁迅广场;厦大校门上校徽上的“厦门大学”是鲁迅的墨迹,信封上证书上的“厦门大学”是鲁迅的手书,连《厦门大学报》的副刊“波艇”和中文系的文学刊物《鼓浪》都沿袭了鲁迅在我校时帮同学创办的文学刊物的刊名……

  这些,便是厦大学子们,对这种精神的追求与追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1-4-18 04:55 | 只看该作者
学生陈景润的科研精神




  陈景润生前曾说:“我在厦大度过了一生中难忘和幸福的时光。”

  1981年,陈景润参加完厦大校庆回北京后,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向妻子由昆炫耀说:“你不会见到比它更美的大学了,只有厦大才这么美。”

  了解丈夫的求学之路的由昆,一直对人说:“是厦大成就了陈景润。”

  1949年,年仅16岁的陈景润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厦门大学数学系,是建国后厦大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中的一员。在大学时代,陈景润就展露了惊人的数学天分,同学们为此给他取了个“爱因斯坦”的美名,这是对他孜孜以求的学习态度给予的肯定。

  当时教授陈景润“高等数学”和“高等微积分”的是系主任方德植,曾用十个字概括了陈景润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家境贫困而又醉心学业”。据方德植教授生前的回忆,陈景润每天经常要完成100道微积分题,一天只吃两顿饭,为的是要省下钱来买书,他的衣服也舍不得用力洗,只在水里浸一下就拿出来晒。

  1953年,陈景润从厦大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第四中学,成为一名数学老师。可是对于天生不善言辞的陈景润来说,对着讲台下那么多的陌生人,开口说话实在太难了。他一紧张,喉咙就发紧,干涩,说不出话来,和学生沟通交流存在极大困难,台下的学生们见状以为这是一位不学无术的老师,纷纷轰他走下讲台。一年后,他只得被迫停职回到福州老家“养病”。

  回福州后,刚开始学校还会发工资,但是几个月后就停发了。没有钱,陈景润只好摆书摊,他把书摆在地上,就自己看书。

  当时摆摊需要类似营业执照的证明,陈景润没有,他就摆出厦门大学毕业证书。那时的大学生可都是宝贝,于是就引起了轰动,被厦大团委一位老师知道了,报告给学校。

  后来时任厦大校长的王亚南前往福州开会,遇到了陈景润。陈景润说:“我现在失业了,怎么办?”

  身为厦大的校长,对于学生的现在的窘状,王亚南一直记挂在心里。回校后他找到数学系主任方德植教授,告诉他:“你的学生陈景润失业了,待在福州找不到工作”,问他有什么合适的岗位容纳陈景润。

  作为陈景润的老师,方德植深知以陈景润的情况,最适合从事研究工作,于是他建议让陈景润回数学系当助理兼资料室资料员。

  陈景润就这样调入了厦大,在这里,他不用与陌生人打交道,只要一心一意地做研究。

  回到厦大后的陈景润征求老师李文清教授的意见:我要读什么书?

  李文清推荐他读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

  就这样,陈景润将华罗庚的这本书读了近30遍,反复演算,并写出了第一篇论文《他利问题》。他用蓝色钢笔工整地写着:“研究三角和方法,改进华罗庚先生结果”,至于目的,他写的是“论文”,时间是1956年。

  陈景润把论文交给李文清,李文清看了之后,为了稳妥起见,又请数学系的张鸣镛教授仔细读过,张说应该没问题。李文清于是把论文托人转给时任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所长的华罗庚。





  彼时,正值全国数学会举行,看到论文后,华罗庚立刻打电报给厦大,要陈景润去会上宣读他的论文。


  在数学论文宣读大会,陈景润站在讲台上,十分拘谨,他在黑板上写下题目,说不上几句话,又对着黑板一直写。李文清在台下替他着急,只好自告奋勇地上台,替他讲了一半,华罗庚也上台做了补充,所以有人说,陈景润的第一次科学报告,是三个人发表的。

  大会结束后,在华罗庚的建议下,中科院致函厦大,要调陈景润到数学所工作,王亚南和方德植欣然应允。



  1957年9月,陈景润到了北京中科院数学所。

  接下来,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事迹:借助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一支笔和一腔对科学的迷恋之情,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陈景润证明出了一道古典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1+1)——至今最好的成果,即“1+2”。

  陈景润的遗孀由昆说,先生对厦大的感情最深,因为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是厦大帮了他一把。她说,这种帮助在先生一生中是“刻骨铭心”的。

  1966年,陈景润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1+2”证明结果,即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数之和,而这两个数中的一个就是奇质数,另一个则是两个奇质数的和,这是“哥德巴赫猜想(1+1)”至今最好的成果,其后,他用了8年的时间来完善它。

  1973年《中国科学》发表了他的证明全文,引起国内外数学界的高度重视。陈景润的这项成果后来被国际数学界誉为“陈氏定理”,是“重要的数论方法——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

  陈景润成名后,大家都在议论,是谁发现了陈景润?实事求是地说,在校外,是华罗庚;而在校内,当时厦大校长王亚南,数学系方德植、李文清和厦大数学系的一些教师都功不可没。

  陈景润是一位很重情念情的人,即使已功成名就,他也经常怀念他的母校厦大,还有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校长和老师们。1977年8月6日,陈景润在写给李文清教授一封信里写道,“学生希望能够调回厦门大学数学系工作,继续在李先生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和教学。”

  李文清教授说,“当时我们经常开数学讨论会,很有趣味,他可能觉得在这边呆也很不错。”



  1981年,厦大60周年校庆,邀请陈景润和新婚不久的夫人由昆一起来厦,但是,当厦大的杨锡安老师去火车站接他时,却发现只有他一个人。他解释说,“我是作为校友受邀回母校的,而她又不是校友,来了影响不好。”

  陈景润当时在厦大呆了三天,带了一大堆书要来看,但是他抽出一天起大早去看望当时住在鼓浪屿的王亚南的夫人,他告诉王师母“我非常非常地想念王校长,非常感激王校长对我的培养和教育”。王师母曾经给陈景润寄过一张王校长的遗照,但是,陈景润并没收到,他说“我心里急得要死,好几次到那信海中去找,结果没找到。”他请求她再送他一张以作永久纪念。当他得到王亚南校长的遗照后, 倍加珍惜,将它放在重要的位置珍藏着。

  1996年3月19日,陈景润因患帕金森综合症在北京去世,终年63岁。

  20世纪80年代,陈景润影响了一代人。

  在那个年代,历经磨难的科学百废待兴,陈景润代表着一种希望:科学、真理和善良必将战胜迷信、谬误和野蛮。

  陈景润曾经激发过那代青年对科学最美好的情感,并把成为科学家当作自己的人生理想去奋斗,那时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高考的第一志愿就是报考数学系。似乎全国人民都在谈论陈景润,甚至电影里也在努力刻画陈景润式的青年,边走边看书,撞到电线杆还不忘跟它说对不起。

  厦大的声誉,也在那时达到一个高峰,特别是在徐迟《哥德巴赫猜想》发表后,在很多人看来,厦大就是陈景润,厦大数学系也成为无数青年心目中的学术圣殿。

  事实上,厦大是有资格接受这个注目礼的——无论何时,厦大在陈景润的“1+2”中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都是不可抹杀的。

  现在,陈景润成为厦大科学精神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给这所大学以及活着的人留下的有用财富是:对一项事业,一个理想,只有这样不计名利,忘我投入,最终才能有所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1-4-18 11:50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1-4-18 16:2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王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1-4-18 16:24 | 只看该作者
忙完后抽个时间,有必要再写点番外篇。比如厦大校徽后面的故事,比如鲁迅与林文庆的矛盾背后少为人知的历史客观环境和思考。我觉得这些都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1-4-18 16:27 | 只看该作者
文化味浓浓,极限味浓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21-4-18 17:06 | 只看该作者
wangzhao 发表于 2021-4-18 16:27
文化味浓浓,极限味浓浓

谢谢王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4-11-16 17:35 , Processed in 0.0620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