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5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8年纪特邮票原地资料漫谈(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 1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潮</P>
<>(上接1132期4版)</P>
<>  <B>九、颐和园</B></P>
<>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 1750 年。1860 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 1886 年,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修,并于两年后改名颐和园。</P>
<>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占地 2.97 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 20 余处, 3000 余间古建筑,面积 70000 多平方米,古树名木 1600 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颐和园地址在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49号。</P>
<>  原地邮局:北京海淀邮局颐和园邮电局(100091)。</P>
<>  <B>十、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B></P>
<>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位于江苏省东部的苏州(常熟)市和南通市之间,全长32.4公里,是我国建桥史上工程规模最大、综合建设条件最复杂的特大型桥梁工程。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斜拉桥主孔跨度1088米,主塔高度306米,斜拉索的长度580米,群桩基础平面尺寸113.75米× 48.1米,该桥因承载着这4项世界第一的纪录而备受关注,被外国认为是中国由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迈进的标志。</P>
<>  原地邮局:江苏省常熟市新港镇吴市邮政支局(215536)。</P>
<>  <B>十一、曹冲称象</B></P>
<>  曹冲称象的故事见于《三国志》:“曹冲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知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较可知。’”该段历史故事讲述了曹冲面对难题表现出的智慧。</P>
<P>  原地邮局:河南省许昌市邮政局灞陵桥邮政所(461000)。</P>
<P>  <B>十二、外国音乐家</B></P>
<P>  17到19世纪是欧洲古典音乐最为繁荣的时期。</P>
<P>  巴赫是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巴洛克鼎盛时期代表人物。巴赫的作品博大精深,其中有近300首教堂康塔塔、还有23首世俗康塔塔。器乐音乐方面有大量管风琴曲及大量室内乐管弦乐作品。在音乐风格方面,他的创作融会贯通了几个世纪以来欧洲音乐以及和他同时代人音乐创作的丰富经验,把大小调的和声体系与高度发展的复调音乐完美地结合起来,以严谨的结构、精美的形式、严谨的逻辑和精湛的技巧,表现了深刻的哲理、强烈的戏剧性和抒情性。他是欧洲音乐的集大成者,这是他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原因。</P>
<P>  海顿是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车匠家庭,8岁为维也纳教堂唱诗班歌童,后任宫廷乐师。1751年起任匈牙利艾斯特哈齐公爵宫廷乐长约30年,两度去英国写作,备受欢迎,晚年在维也纳生活。主要作品有交响曲108部, 68首弦乐四重奏和其他协奏曲,49首钢琴奏鸣曲,26部歌剧,4部清唱剧。有“交响乐之父”和“弦乐四重奏奠基人”之称。其音乐的节制、天真自然和幽默的心态,体现了他的思想和古典风格的特点。</P>
<P>  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4岁从父学习钢琴,5岁开始作曲,6岁学小提琴,11岁写歌剧。作为神童,长时间的在欧洲旅行演出,大获成功。1769年返回故乡萨尔茨堡任大主教宫廷乐师,1781年辞职到维也纳谋生。一生写了遍及各种体裁的交响曲(41部)、协奏曲、小夜曲、三重奏、四重奏、进行曲、圣母颂、感恩赞、牧歌等。代表作有《费加罗的婚礼》、《唐璜》等。他的音乐具有诚挚、细腻、通俗、优雅的特点。</P>
<P>  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出生在音乐世家,自幼从父学音乐,1787年任音乐教师。1792年定居维也纳,3年后出版第一部作品。1802年因耳聋曾想自杀,但却写出他创作中最为明朗的《第二交响曲》。毕生谱写了多部歌颂和平、民主、自由、博爱的伟大篇章,作品表现了人类的英雄气概。代表作有《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歌剧《费德里奥》、芭蕾舞剧《普罗米修斯》等。</P>
<P>  <B>十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B></P>
<P>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7月1日起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目前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P>
<P>  2007年1月至6月开展准备工作。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各地组织开展调查和数据库建设。以2009年10月31日为调查的标准时点,统一进行变更调查数据更新,向国土资源部汇交成果,由国土资源部汇总形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数据。国土资源部的地址在北京市西城区阜城门内大街64号。</P>
<P>  原地邮局:北京西区邮局西四邮电局(100034)。</P>
<P>  <B>十四、龟兹石窟壁画</B></P>
<P>  龟兹石窟是古代龟兹国境内所遗留的佛教石窟群,分布在现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的拜城县、库车县、新和县境内。比较集中的石窟群有克孜尔、库木吐喇、森木塞姆、克孜尔尕哈、托乎拉克艾肯、台台儿、温巴什、玛扎巴赫、阿艾石窟等,保存洞窟总计达600余个,壁画近20000平方米。截止到2006年6月,上述9处石窟全部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龟兹石窟中大量壁画的题材内容主要有佛本生、因缘、本行、譬喻和供养故事等。许多故事题材在数量上居国内石窟之冠,有些题材则不见于国内外其它石窟。这些故事在表现形式上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龟兹石窟壁画的主要构图形式是将一个个佛经故事绘在以山峦围成的菱形格内,一个故事多以一个或两个典型画面来表现。菱格画的独创性、多样性及其构图布局的繁密和一体性,成为龟兹佛教美术的突出成就之一。</P>
<P>  原地邮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邮政局(843000)。</P>
<P>  <B>十五、古代名将——戚继光</B></P>
<P>  戚继光(1527~1587),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山东登州(今蓬莱)人,原籍河南。少时好读书,通经史大义。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依例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调任浙江都司佥事,旋进参将。分守宁波、绍兴、台州(今临海)三府。时浙江多受倭患,而旧军素质不良,戚继光招募农民和矿工组成新军,世人誉为“戚家军”。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扫平倭寇之患。在诸多战绩中,尤以浙江台州(今临海)抗倭战绩最为卓著,屡战屡胜,取得九战九捷辉煌战果,世名“台州大捷”。戚继光在台州抗倭期间,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至今临海还完好地保留着台州府城墙、桃渚城两处全国重点文物,并建有戚继光抗倭纪念馆。</P>
<P>  原地邮局:河南省濮阳市邮政局(457000),山东省蓬莱市邮政局(265600),浙江省临海市东洋邮政支局(317013)。</P>
<P>  <B>十六、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博览会</B></P>
<P>  由国际奥委会、中国奥委会、北京奥组委、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联合主办,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承办的2008年奥林匹克博览会将于2008年8月8日至18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P>
<P>  奥博会的内容包括奥林匹克集邮、钱币、徽章、艺术品等多种收藏种类,分为展览、展销、文化活动三大部分。北京展览馆的地址在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5号。</P>
<P>  原地邮局:北京西区邮局西外大街邮电局(100044)。</P>
<P>  <B>十七、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纪念</B></P>
<P>  第1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希腊在公元前776年举行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每隔1417天(即4年)举行一次。从公元前776年起至公元394年止,共举行了287届。自公元394年被禁止,沉睡了1000多年之后,于19世纪末期又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有夏季和冬季之分。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每4年一次,如因故不能举行,届数仍照算。自1896年在雅典举行第1届起,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止,共28届。因两次世界大战,在1916年(第6届)、1940年(第12届)和1944年(第13届)中断了3次,实际上只举行了25届。北京2008奥运会是第29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将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P>
<P>  原地邮局:北京东区邮局科学园邮电局(102008)。</P>
  (待续)</P>
来自于中国邮政报</P>
2#
发表于 2008-1-3 17:28 | 只看该作者
<>    不错,好资料~~~</P>
3#
发表于 2008-1-6 12:45 | 只看该作者
看来这个工作每年都是晓东哥做的,顶一个
4#
发表于 2008-1-6 17:52 | 只看该作者
<>好帖,要顶!</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4-16 22:21 , Processed in 0.04747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