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1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清华风物志——流光濯荣锦 水木湛清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5-9 01: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雪巅苍狼 于 2021-5-9 01:26 编辑



清华百年身



  百年沧桑,百年荣耀。

  从贫困积弱、任人宰割的清末王朝,乱世争伐的混战时代,日寇入侵的满目疮痍,到现在的太平盛世。

  一百多年近代中国的时间长河,既长且广,一眼望去,混沌黑暗,唯其中有一簇光,闪耀、绵长,光明了一路,人谓之: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源于清朝彭定求《道藏辑要·壁集·吕祖圣迹纪要·在陆肇祥》中描绘明兵部尚书袁可立别业袁家山景色词句:“四围林树,高耸岩壑,水木清华,景逾濯锦。”,又取义于东晋名士谢混的《游西池》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被称作清华园的“园中之园”。

  而百年清华的时间线,就发端于清华园。

  清华园,原为清代皇家园林康熙行宫(御园)的熙春园,始建于康熙年间,建成于乾隆32年(1767年),与北京西郊的圆明园等五个苑囿合称“圆明五园”。

  道光二年(1822年),熙春园分为东西两园,以工字厅为中心,以西部分称近春园(一说名为春泽园),赐于四子奕詝,即后来的咸丰(另一说法为道光四弟绵忻),以东部分则仍称熙春园(一说名为涵德园),并赐予五皇子奕综。





  咸丰皇帝登基之后,将东边的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现存清华园门匾是清代咸丰皇帝所赐,“清华园”三字则为“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的叶赫那拉·那桐所书。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清华园得以幸免。奕誴死后,长子载濂继承。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爆发义和团运动。载濂的弟弟瑞郡王载漪为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利用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指使军机章京连文冲伪造列强给清政府的外交照令,让慈禧误以为洋人集结兵力是要求她将政权交给光绪,鼓动慈禧对列强宣战,导致这场民众起义演变成了国际斗争。

  紧接着,八国联军因此形成。义和团惨败,慈禧丢下北京城落荒而逃,这个无主之城成为八国联军的乐园,奸淫掳掠、烧杀抢劫成为一场游戏和竞赛。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与联军议和时,载漪被指为“首祸”要求惩办,并流放新疆伊犁。而他的哥哥载濂因包庇其弟及义和团在清华园内设坛,而被夺爵,而清华园则被收回并荒废。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9月7日,八国联军以自己出兵帮清朝镇压义和团为由,胁迫清政府签下《辛丑条约》,才撤兵收手。

  而辛丑条约的第一条,就是令举国上下都喘不上气的庚子赔款:“清政府向各国共赔款4.5亿两,以关税、盐税和常关税作担保,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9.8亿两。”

  并按比例分配给俄国28.97% 、德国20.02% 、法国15.75% 、 英国11.25% 、日本7.73% 、美国7.32% 、意大利5.91% 、比利时1.89% , 其余各国均不足1% ,其中美国按比例分32939055两白银 , 合美金24440778.81元。

  这笔钱有多少,多到了美国人都觉得太多了。

  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谈及赔款的时候曾说到:“庚子赔款实属太多。”

  意思是美国派兵镇压义和团运动时所用的经费,美国虚报的太多了,因此海约翰多次提议美国政府退回多要的银子。

  1905年1月19日,经清政府驻美大使梁诚在多方努力后,美国终于同意退还多余的庚子赔款。但是,这个退回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清朝须用退回的赔款兴办学校,并每年往美国输送留学生。

  具体章则是这样的:“自退款的第 1 年起,清朝政府在最初的 4 年内, 每年至少应派留美学生 100 人。第 4 年派足 400 人, 则自第5 年起, 每年至少派 50 人赴美, 直到退款用完为止。并责成清廷外务部在北京建立一所留美训练学校。”

  这个条件来源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斯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 哪一个国家就能够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这就是说,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领袖的方式。”......“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可靠。”

  弱小的清朝,同意了这项条约。

  为了能够顺利推行这件事,1909年6月,清廷在长安街南边的的一条寻常到无法再寻常的候位胡同中,悄悄的创办了一个大家都很陌生的机构----“游美学务处 ” ,主要用来考选和培育美国留学生。

  这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





  1910年,游美学务处的第一次考试,将考场设立在不远的史家胡同,可是当时的录取条件极为苛刻,导致630人参加考试,只有47人被录取。

  这苛刻的条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确实属于极高要求。被派遣的学生必须是“身体强壮,性情纯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恰当年龄”,中文程度须能作文及有文学和历史知识,英文程度能直接入美国大学和专门学校听讲,并规定他们之中,应有80%学生学习农业、机械工程、矿业、物理、化学、铁路工程、银行等,其余20%学生学习法律和政治等。

  但是这样苛刻的条件,导致每年100人的留美名额在第一年就遇到了极大的阻挠。于是学部和外务部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产生了分歧,最终为了能够培育出每年100名优秀学子,又设立留美预备学校,也叫游美肄业馆,负责先培育出符合条件的学生,再进行考试。

  清政府作为支持,把清华园拨给游美学务处和留美预备学校。

  到了1911年,游美学务处选送三批共180名学生赴美留学,其中包括梅贻琦、胡适、赵元任、竺可桢、胡刚复等。

  1911年2月,游美学务处和肄业馆搬入清华园。4月9日,清政府批准将清华园内的肄业馆更名为清华学堂,并订立章程。4月29日,清华学堂在清华园正式开学。

  1912年10月,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Tsinghua college),归北京政府外交部管辖,面积450余亩,校园建筑体现出“中西文化,荟萃一堂”的特点。学制8年,分中等、高等两科,高等科学生毕业后一般插入美国大学二、三年级。

  1916年清华学校正式提出改办完全大学,1925年设立大学部,同年设立国学研究院,开始向完全的大学过渡。

  1928年,清华学校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由教育部、外交部共管。1929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国立清华大学专属教育部管辖。至1937年已发展为一所拥有文、理、法、工四个学院16个学系的综合性大学。

  1937年10月25日,“七七事变”后,国立清华大学迁到湖南长沙,与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联合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4月,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开学。

  1946年5月4日,抗日战争胜利后,梅贻琦在结业典礼上宣布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结束。7月31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全面结束。

  1946年10月10日,重新回到清华园的清华大学,正式开学。

  从此,清华大学的这座青砖白柱的三拱建筑,这座古典牌坊式大门,作为清华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被认定为清华大学的象征。





​  毛泽东与清华大学的关系,是清华大学这所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90年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48年12月中旬、解放军挺进北平北郊以后。当时,清华园遭炮击的误传很快传到毛泽东那里,他十分关切,三次电告东北野战军首长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等,指示保护清华大学和名胜古迹。

  进入1949年,清华大学开始了其历史新的篇章。从此之后,清华大学成为毛泽东时常高度关注的大学之一。

  1950年6月,日理万机的毛泽东应张奚若教授转达清华师生员工的请求,欣然挥毫,为清华大学题写了校名,他一连写了六个力透纸背的“清华大学”,还在旁边谦虚地注明“:右下草书似较好些”。

  从此,由毛主席题写的校名就一直伴随着每一个清华师生。

2#
 楼主| 发表于 2021-5-9 01: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雪巅苍狼 于 2021-5-9 01:43 编辑

百年之传承




  清华大学校徽为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外环为繁体的中文校名(清华大学)、英文校名(TSINGHUA UNIVERSITY)和建校时间(1911);中环为校训字样,中心为五角星。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中环左右并列着"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两个词组,是清华的校训,从梁启超在清华学校同方部作的题为“君子”的演讲中而来。

  1914年11月,梁启超到清华演讲,以《周易》乾坤两卦的大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激励学子,指出:君子自励犹如天体之运行刚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应见利而进,知难而退,而应重自胜摈私欲尚果毅,不屈不挠,见义勇为,不避艰险,自强不息;同时,君子应如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容载万物,责己严,责人轻,以博大之襟怀,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以宽厚的道德,担负起历史重任。

  梁启超慷慨激昂的演讲深深激励了清华学子,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被概括成清华大学的校训。

  此后,学校即以此八字尊为校训,制定于校徽之中。

  1917年,清华修建大礼堂时,即以巨徽嵌于正额,以壮观瞻。

  除此以外,清华校徽的原型起源于清华学校兵操训练营的军旗。

  1916年秋,清华学校为增强学生体魄,成立兵操训练营,但此时少一面军旗。

  1916年12月28日《清华周刊》的消息称:“兵操军旗式现已绘定。旗系紫色,中间置白色圆圈,内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圈下绘枪两支,亦系白色。”

  1917年6月,《清华年刊》(Tsinghuapper)刊登了兵操军旗式,兵操军旗即成为清华校旗,在隆重场合悬挂使用。但在一般场合或印刷品上,通常采用长三角型校旗,该校旗依旧为紫、白两色,印有中文、英文校名。

  时至今日,老校旗不再被使用,一般活动中悬挂旗帜即为今校徽与毛体清华中英文校名图样。

紫之魂


  至于清华事实上一直以紫色、白色作为校色的风格,在1949年前无准确学校规定。

  不过,在建校初期的英文校歌中,即有“O Tsing Hua, fair Tsing Hua, college bright, May we be loyal to the purple and the white.(中文:噫清华,嘻清华,吾校岿巍,美哉吾校旗,愿日增汝之光辉)”这样的赞美由紫白两色组成的校旗的词句,说明最初便已形成紫、白校色的文化,闻一多亦曾释之为“白云扶着的紫气”。

  值得一提的是,从色彩学上而言,紫色是由红蓝两色混合而成的,红色是火焰,蓝色是海水;红色是欲望,蓝色是理智;而红色又代表中国;蓝色则象征西方,红蓝相融蕴含着中西文化的融合,亦是清华的历史与文化的象征。



  《清华大学章程》第六章第四十一条规定:校色为紫、白两色。校花为紫荆花(Cercis chinensis)及丁香花(紫丁香Syringa oblata、白丁香Syringa oblataVar.alba)。

  清华大学的校花为紫荆花和丁香花,除两者颜色上与“清华紫”吻合之外,都是在每年的清华校庆期间盛开,从其生物学特性而言,具有“敢为天下先”的性格,因为它开花时,北京大地还是一片枯黄,多数阔叶乔木还都没有发叶,这种特性与清华学子所具有的品质相互契合。

  此外,都是花团紧簇而开,又代表了一种“团结”与“友爱”,奋发进取,众志成城,风雨与共的“团队精神”,反映了清华学子团结奋进的风骨。

  就如在1984年出版的《清华校友通讯》复9期中,34级陶瀛孙就曾撰文建议,其中提到:“春天的清华园是极美的,到处是花,而以紫荆、丁香开得最盛。”后来他又在《小议校花》一文中解释道:这两种花(指紫荆与丁香)都是一簇簇群放,象征着清华莘莘学子亲密相处,共发芬芳。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有不少教授、学生建议以紫荆或丁香为校花。

  而在两者之中,似乎紫荆花更广为人知。

  清华与紫荆结缘不知源于何时。至少在解放前,人们就约定俗成地将它与丁香一起视作清华的校花。

  据清华史料记载,1916年除夕,闻一多所在的中等科曾报名参加了校内演剧竞赛,以《紫荆魂》为中文名演出莎士比亚戏剧《Much Ado about Nothing》,并最终获得优胜奖。剧的内容与赞颂紫荆的品性有关,在当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紫荆魂》对清华学子的影响十分深远,至今在清华大学的校园活动里,该剧依然常被重新演出。多数清华学子都认为这是将紫荆定为清华校花的来源之一。

行胜于言




  位于清华大学礼堂前大草坪南端的古典计时器——日晷,又称清华日晷,别称1920级日晷,是清华大学的重要纪念物。

  据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清华园风物》记载:此日晷,原为圆明园遗物,1920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在这座日晷的下部底座上,镌刻着1920届学生的铭言:“行胜于言。”

  日晷是我国古代简单的计时器,它的功用是利用太阳光对于一个倾斜的指针所产生的阴影的位置来表示时间,一般都是把一个不锈金属制的指针装在一个石刻的圆盘的中心,再将圆盘斜卧在一个平台上,南高北低,使指针的上端正指北极,下端正指南极,圆盘的上下两面各刻上“子丑寅卯……”十二时辰。当太阳正南的时候,针的影恰投在正北的方向,也就是午时。每年春分以后,看圆盘上面的影;秋分以后,看下面的影。

  1920级是清华学校时期优秀的毕业级之一。著名的经济学教授陈岱孙(曾长期担任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化学家曾昭抡、陈可忠、萨本铁、赵学海,植物学家张景钺,政治学家萧公权等,都出在这个年级。

  “行胜于言”不是不言,而是言必求实,以行证言。“行胜于言”是清华精神中“重视实干”的体现。行胜于言为梅贻琦所说,也是清华大学的“校风”。

  正是这种校风使清华培养了一大批脚踏实地、报国奉献的优秀人物。

  2013年12月19日,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清华名人堂”揭幕之际,北京清华大学特别赠送了用东北岫岩玉雕制的“行胜于言”日晷,并放置于台湾清华大学南校区兴建中的清华创新育成中心和清华实验室前草坪,一同见证两岸清华共同的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4-11-14 16:13 , Processed in 0.05376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